1.从古至今的奥运会资料

2.关于八年抗战,中华大地涌现出无数英雄儿女。

3.中国最早在什么时候登上珠穆朗玛峰的?

4.迄今为止登上世界上最高峰的人们?

5.被称为现在奥林匹克之父的人是谁

历届奥运火炬点燃_1938年奥运火炬

2008年北京奥运会火炬传递将于2008年3月25日在奥林匹亚集圣火,并拉开全球火炬传递的序幕,它将经过全国所有的省、自治区、直辖市以及港、澳、台。

火炬接力传递路线的顺序和城市为:北京市-阿拉木图-伊斯坦布尔-圣彼得堡-伦敦-巴黎-旧金山-布宜诺斯艾利斯-达累斯萨拉姆(wiki)-马斯喀特-伊斯兰堡-孟买-曼谷-吉隆坡-雅加达-堪培拉-长野-首尔-平壤-胡志明市-台北-香港-澳门—海南省(三亚、五指山、万宁、海口)—广东省(广州、深圳、惠州、汕头)—福建省(福州、泉州、厦门、龙岩)—江西省(瑞金、井冈山、南昌)—浙江省(温州、宁波、杭州、绍兴、嘉兴)—上海市—江苏省(苏州、南通、泰州、扬州、南京)—安徽省(合肥、淮南、芜湖、绩溪、黄山)—湖北省(武汉、宜昌、荆州)—湖南省(岳阳、长沙、韶山)—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南宁、百色)—云南省(昆明、丽江、香格里拉)—贵州省(贵阳、凯里、遵义)—重庆市—四川省(广安、绵阳、广汉、乐山、自贡、宜宾、成都)—西藏自治区(山南地区、拉萨)—青海省(格尔木、青海湖、西宁)—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鲁木齐、喀什、石河子、昌吉)—甘肃省(敦煌、嘉峪关、酒泉、天水、兰州)—宁夏回族自治区(中卫、吴忠、银川)—陕西省(延安、杨凌、咸阳、西安)—山西省(运城、平遥、太原、大同)—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鄂尔多斯、包头、赤峰)—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大庆、哈尔滨)—吉林省(松原、长春、吉林、延吉)—辽宁省(沈阳、本溪、辽阳、鞍山、大连)—山东省(烟台、威海、青岛、日照、临沂、曲阜、泰安、济南)—河南省(商丘、开封、郑州、洛阳、安阳)—河北省(石家庄、秦皇岛、唐山)—天津市—北京市。

在2008年3月31日举行的欢迎奥运圣火进入中国和接力活动启动仪式上,还将留出一个火种灯用于圣火抵达珠峰活动。圣火抵达珠峰火炬手团队将在5月期间具备登顶气候条件的任何一天实施圣火登顶活动。

北京2008年奥运会火炬接力活动历时130天,传递总里程约13.7万公里

从古至今的奥运会资料

项。1924年开始举办冬季项目的奥运会。习惯上将非冬季项目的奥运会称为“夏季奥运会”或“奥运会”。

年),因举办地在奥林匹亚而得名。19世纪末由法国的顾拜旦男爵创立了真正意义上的现代奥林匹克运动会。从1896年开始奥林匹克运动会每四年举办一次(曾在两次世界大战中中断过三次,分别是在公元1916、1940和1944年),会期不超过16天。由于1924年开始设立了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因此奥林匹克运动会习惯上又称为“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奥林匹克运动会现在已经成为了和平与友谊的象征。奥运的精神是世代相传的,永不停息的。

奥林匹克运动会象征标志

奥林匹克运动有一系列独特而鲜明的象征性标志,如奥林匹克标志、格言、奥运会会旗、会歌、会徽、奖牌、吉祥物等。这些标志有着丰富的文化含义,形象地体现了奥林匹克理想的价值取向和文化内涵。

《奥林匹克宪章》规定,奥林匹克标志、奥林匹克旗、奥林匹克格言和奥林匹克会歌的产权属于国际奥委会专有。国际奥委会可取一切适当措施使奥林匹克标志、旗、格言和会歌在各国和国际上获得法律保护。

奥林匹克运动会五环标志

当今流传最广的标志要数奥林匹克五环了,随着奥林匹克运动的发展,它已成为奥林匹克精神与文化的形象代表,五环“转”到哪里,奥林匹克运动就在哪里生根开花。

说起五环的来历,曾经有一个有趣故事。 1936年第11届柏林奥运会第一次举行火炬传递活动,火炬的传递路线自奥林匹亚开始,从希腊北部出境,沿多瑙河穿过奥地利,最后进入德国。为了烘托这一具有象征意义的活动,奥运会组委会卡尔·迪姆及其同事几乎完全按照古奥运会情景来布置沿途经过的古希腊遗址。

火炬到达德尔菲帕那萨斯山的古代运动场时要举行一个特别仪式,这时,迪姆突发奇想,在一个高约3英尺的长方形石头的四面设计并刻上了现代奥林匹克运动的五环标志,放在了古运动场起跑线一端。仪式结束后,火炬继续北上,而这块作为道具的石头却被留在了古运动场。

由于极少有人知道这块刻有五环标志石头(后被称做“迪姆之石”)的真实身份,此后的很长一段时间,它被当做了“有3000年历史的古代奥运会遗迹”。这个以讹传讹的错误直到20世纪60年代才被德尔菲的希腊官员指出。12年5 月,这个文物被送到德尔菲的另一个地方——古罗马广场入口处。

事实上,现代奥林匹克运动的五环标志出自现代奥运会创始人顾拜旦之手。顾拜旦认为奥林匹克运动应该有自己的标志,这个念头在他的脑海里盘桓已久。1913 年,他终于构思设计了五环标志和以白色为底印有五环的奥林匹克旗,打算在国际奥委会成立20周年之际推出这个标志。

1914年6月15日~23日,国际奥委会在法国巴黎索邦学院举行代表大会,同时庆祝国际奥委会成立20周年。在纪念大会上,顾拜旦兴致勃勃地拿出自己设计的五环标志和一面印着五环的旗帜向大家展示,并建议将它们作为奥林匹克运动的标志。听了顾拜旦的说明后,会议确定将奥林匹克五环和奥林匹克旗作为奥林匹克标志。

奥林匹克五环标志由5个奥林匹克环从左至右套接而成,可以是单色,也可以是蓝、黄、黑、绿、红5种颜色。最初的解释是五种颜色代表各国国旗的颜色,后来又将5个不同颜色的圆环解释为五大洲的象征。

奥林匹克官方网站提示,“每个环代表相应的一个大洲”的说法是错误的。(参见“奥运五环”词条)

会旗长3米,宽2米,以白色为底,象征纯洁。蓝、黄、黑、绿、红五环,环环相扣。1914年,在巴黎举行的奥林匹克大会首次悬挂了奥林匹克旗。1920 年,奥林匹克旗第一次飘扬在安特卫普夏季奥运会体育场。这届奥运会后,比利时奥委会赠送了国际奥委会一面同样的旗,在奥运会期间悬挂,后成定制,历届奥运会开幕式上由上届举办城市转交此旗,由举办城市保存,比赛期间主运动场仅悬挂代用品。1952年,奥斯陆市赠送国际奥委会冬季奥运会会旗,交接、保存和使用方法与夏季奥运会相同。

19年6月,国际奥委会正式宣布了会旗和五环的含义:根据《奥林匹克宪章》,奥林匹克旗帜和5个圆环的含义是:象征五大洲的团结以及全世界运动员以公正、坦率的比赛和友好的精神在奥运会上相见。犹如以色彩斑斓的岩石建成的神殿。

奥林匹克运动会会歌

世界各地的人们都来膜拜,国际奥委会在1958年于东京举行的第55次全会上最后确定还是用《奥林匹克圣歌》作为奥林匹克会歌。其乐谱存放于国际奥委会总部。从此以后,在每届奥运会的开、闭幕式上都能听到这首悠扬的古希腊乐曲。

这首歌歌词内容如下:

古代不朽之神,

美丽、伟大而正直的圣洁之父。

祈求降临尘世以彰显自己,

让受人瞩目的英雄在这大地苍穹之中,

作为你荣耀的见证。

请照亮跑步、角力与投掷项目,

这些全力以赴的崇高竞赛。

把用橄榄枝编成的花冠颁赠给优胜者,

塑造出钢铁般的躯干。

溪谷、山岳、海洋与你相映生辉

啊!永远不朽的古代之神。

奥林匹克运动会吉祥物

在奥运史上,吉祥物第一次出现在12年慕尼黑奥运会。此后吉祥物就成为构成—届奥运会形象特征的主要成份。吉祥物以其富有活力的为人们所喜爱的独特形象,体现奥林匹克精神、传达当届奥运会的举办理念,传达主办城市的历史文化和人文精神,营造奥运会的节日氛围,是在广大群众、特别是在儿童和青少年中推广奥林匹克精神的重要载体,是所有奥运会识别项目中的其他形象无法比拟的。

在吉祥物的艺术形式上,1992年巴塞罗那奥运会以前,奥运会吉祥物大多以举办国有特色的动物形象为创作原型,一般是一个物种。1992年后,奥运会的吉祥物出现了人物,或者是完全虚拟的形体,数量也有变化。1998年长野冬奥会吉祥物有4种,2000年悉尼奥运会吉祥物有3种,雅典奥运会是2种。不管是什么样的形式,其基本的创作核心是有利于表达当届奥运会的主题,有利于表现主办城市独特的地域特征、历史文化和人文特色,同时有利于市场开发和保护。

12年德国慕尼黑奥运会吉祥物瓦尔第(Waldi)

尽管第一个奥运会吉祥物出现在1968年法国格海纳布第10届冬奥会上,但人民习惯上还是将12年慕尼黑奥运会的五彩狗“瓦尔第”称为历史上第一个奥运会吉祥物。

16年加拿大蒙特利尔奥会吉祥物阿米克(Amik)

阿米克Amik是加拿大印地安语海狸的意思。

1980年莫斯科奥运会吉祥物米沙(Misha)

1980年莫斯科夏季奥运会吉祥物米沙Misha。由著名的苏联儿童书籍插图画家维克多切兹可夫设计。

年美国洛杉矶奥运会吉祥物山姆(Sam)

由迪斯尼公司设计。以美国星条旗为背景,卡通造形的鹰穿着代表美国人物“山姆大叔“的服装,十足的美国风味,吉祥物被商业化利用也从此次开始。

1988年韩国汉城奥运会吉祥物虎多利(Hodori)

1988年汉城吉祥物 Hodori。"Hodori"被设计成一只友善的动物,代表了韩国人热情好客的传统。吉祥物的名字取了社会征集的办法, Hodori是从2295个建议来稿中挑选出来的。"Ho"是韩语的虎,"Dori"是韩国人对小男孩的称呼。

1992年西班牙巴塞罗那奥运会吉祥物科比(Cobi)

由西班牙家扎维尔·玛瑞斯克设计。一开始并未被普遍接受,但随着奥运会的进程Cobi开始流行起来,受到了西班牙人和全世界的喜爱。这是奥运会第一次使用抽象的卡通造型,它从一个方向看好像在微笑,换一个角度看又似乎在用鼻子嗅什么,深受孩子们的欢迎。Cobi曾经是奥运会历史上销售额最大、最成功的吉祥物。直到今天,西班牙的电视台还在播放以它为主角的儿童电视连续剧。

1996年美国亚特兰大奥运会吉祥物依奇(Izzy)

Izzy是奥运史上第一个电脑设计的吉祥物。这个小怪物最初的名字叫"它是什么"(What is it?),组委会公开为他征集名字,收到世界各地数千名儿童的回复,最后用了亚特兰大32名儿童的建议。

2000年澳大利亚悉尼奥运会吉祥物澳利、悉德、米利(Syd、Olly Millie)

Syd、Olly和Millie是三个澳洲本土动物,分别代表土地、空气和水。 Olly代表了奥林匹克的博大精深,来自于奥林匹克;Syd表现了澳洲和澳洲人民的精神与活力,来自于悉尼;Millie代表千禧年 。

2004年希腊雅典奥运会吉祥物Athena(雅典娜)和Phevos(费沃斯)

根据古希腊陶土雕塑玩偶“达伊达拉”为原型设计。他们长着大脚丫,长脖子,小脑袋,一个穿橙色衣服,一个穿蓝色衣服,与雅典奥运会和残奥会的会徽及奥运会主色调相同。根据希腊神话故事记载,雅典娜是智慧女神,费沃斯是光明与音乐之神,他们代表了希腊,代表了合作、公平竞争、友谊和平等的奥运精神,同时体现了雅典奥运会的4个核心价值:遗产、参与、庆典和人性化。

2008年第29届奥运会的吉祥物是福娃,其色彩与灵感来源于奥林匹克五环、来源于中国辽阔的山川大地、江河湖海和人们喜爱的动物形象。福娃向世界各地的孩子们传递友谊、和平、积极进取的精神和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好愿望。

福娃是五个可爱的亲密小伙伴,他们的造型融入了鱼、大熊猫、藏羚羊、燕子以及奥林匹克圣火的形象。

每个娃娃都有一个琅琅上口的名字:“贝贝”、“晶晶”、“欢欢”、“迎迎”和“妮妮”,在中国,叠音名字是对孩子表达喜爱的一种传统方式。当把五个娃娃的名字连在一起,你会读出北京对世界的盛情邀请“北京欢迎您”。

福娃代表了梦想以及中国人民的渴望。他们的原型和头饰蕴含着其与海洋、森林、火、大地和天空的联系,其形象设计应用了中国传统艺术的表现方式,展现了中国的灿烂文化。

奥林匹克运动会的会徽

1896年希腊雅典第一届奥运会会徽

无论是一个世纪前的1896年还是即将到来的2008年,希腊雅典选择用象征和平与友谊的橄榄枝来表达他们对奥林匹克运动至高无上的理解和尊重。 1896年,雅典开创性地举办了第一届现代奥运会。原本首届奥运会既没有会徽也没有招贴画,看到的这幅画是雅典奥委会向国际奥委会提交的报告的封面,后来被用来代表本届奥运会。雄浑的雅典卫城,手执橄榄枝的雅典娜女神,深嵌的马蹄印。展现在世界面前的奥运会徽古铜色的浮雕散发着浓厚的古希腊气息。左上方公元前776—1896的字样

表示现代奥运会与古代奥运会一脉相承的关系。

1900年法国巴黎第二届奥运会会徽

巴黎举办过两届奥运会,虽然1900年的巴黎只能作为世界博览会的配角,而1924年却用他们的热情举办了当时历史上最出色的奥运会。下面我们就通过这两届奥运会的会徽来领略这个城市的魅力。 1900年巴黎奥运会会标的主体是一位身着传统法国骑士服装的女性,右手高举法国的三件传统兵器—花剑、佩剑和重剑,设计简单,却充满了法国味道,从这届奥运会起,女性开始走进了奥林匹克大家庭,参加了表演项目的比赛。

1904年美国圣路易斯第三届奥运会会徽

二十世纪初和二十世纪末,美国分别举办过两届奥运会,两届奥运会会标的设计风格也有很大差别:早期的写实,近期的则更加抽象。 1904年,第三届奥运会在美国的圣路易斯举行,会标通过用“鱼眼”特技展示了主办城市的风貌。由于举办较早,当时的会标还是通过世界博览会宣传海报的方式出现的。

1908年英国伦敦第四届奥运会会徽

1906年意大利维苏威火山的爆发,使原本定于罗马举行的1908年奥运会临时易地伦敦举办,而伦敦奥运会却为人们奉献上了现代奥运史上第一个开幕式。1948年,世界还处在二战后的恢复时期,人们对在这一时期是否需要举行体育盛会争论不休,但1948年伦敦奥运会最终却大受欢迎,它给深受战争创伤的人们以巨大的精神安慰。1908年伦敦奥运会的会徽体现出浓郁的时代风格,跳高运动员的服装,跳高姿势以及身后的煤渣跑道和运动场中间的游泳池,都有着当时的烙印。

1912年瑞典斯德哥尔摩第五届奥运会会徽

地处北欧的瑞典和芬兰是现代体育开展较早的国家。历史上它们各自举办了一届夏季奥运会,在会徽中充分体现了北欧人的健美与活力。 1912年瑞典斯德哥尔摩奥运会的会徽图案浓缩了各国运动员对奥林匹克运动的向往之情:它描述了一队身形矫健的奥运选手,挥动着各自国家旗帜奔向奥林匹克赛场的情景。从中我们能隐隐嗅到古代奥运的气息。

1920年比利时安特卫普第七届奥运会会徽

1920年,奥运会选择了比利时一个历史悠久的港口城市、欧洲最繁荣的商业和艺术城市安特卫普。1928年,荷兰最大的城市阿姆斯特丹又以其浓厚的人文历史吸引了全世界崇尚运动的人们。两届奥运会在会标的设计风格上,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比利时安特卫普奥运会会徽右上方是主办城市的盾形徽章,中间手执铁饼、健壮的半裸男子的让人想起古代奥运会。背景是安特卫普著名的城塔。会标中,参加国的国旗在一起飞卷飘扬,象征着五大洲团结在一起。

1924年法国巴黎第八届奥运会会徽(走自己的路)

巴黎举办过两届奥运会,虽然1900年的巴黎只能作为世界博览会的配角,而1924年却用他们的热情举办了当时历史上最出色的奥运会。下面我们就通过这两届奥运会的会徽来领略这个城市的魅力。 1924年巴黎奥运会会标的主体是巴黎城的盾形城徽,中间配以一艘在大海中航行的古帆船,同时附有“第八届奥林匹亚德巴黎1924”和“法国奥委会”的文字说明。从严格意义上讲,这是现代奥运史上的第一枚会徽,从此奥运会的会徽和招贴画正式分开。

1928年荷兰阿姆斯特丹第九届奥运会会徽

1920年,奥运会选择了比利时一个历史悠久的港口城市、欧洲最繁荣的商业和艺术城市安特卫普。1928年,荷兰最大的城市阿姆斯特丹又以其浓厚的人文历史吸引了全世界崇尚运动的人们。两届奥运会在会标的设计风格上,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相对于安特卫普,八年后的阿姆斯特丹奥运会会标融入了更多现代因素。蓝色的背景上,一名长跑运动员高举象征胜利的白色月桂枝。会徽底部飘扬着荷兰国旗色红、白、蓝三色波浪。会徽创造性地将荷兰、运动、胜利、奥林匹克等元素融为一体。

1932年美国洛杉矶第十届奥运会会徽(第一个使用奥运标志的会徽)

两届洛杉矶奥运会,对中国人来说都有非同寻常的意义。1932年,刘长春首次代表中国参加了奥运会的田径比赛,而年的洛杉矶奥运会则是新中国重返奥林匹克大家庭后,首次组团参加夏季奥运会。 1932年的洛杉矶奥运会会徽的主体是东道主美国的国旗,奥运五环标志居于会徽正中,代表胜利的月桂枝穿梭其间,更快、更高、更强的奥林匹克精神首次出现在了奥运会徽中,充分展示了美国人所追求的美国精神。

第十二届奥运会和第十三届奥运会

国际奥委会选定东京为第十二届奥运会的举办地,第十二届奥运会原定1940年9月21日至10月6日举行。1937年日本发动了侵华战争,日本奥委会在军方压力下,不得不宣布1940年日本无法举行奥运会。在这种形势下,国际奥委会决定将夏季奥运会会址改在赫尔辛基,会期定在1940年7月20日至8月4日。由于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1940年1月1日芬兰通知国际奥委会放弃主办权。随后,战火遍及欧洲和世界各地,第十二届奥运会也就随之流产了。

二战前夕,国际奥委会还选定了第十三届奥运会会址。1939年7月6日至9日国际奥委会伦敦会议将运动会会址选在伦敦。但是这届奥运会也因战争而未能举行。

奥林匹克运动会的火炬

今天的火炬接力和奥运圣火,既然为古奥运无,又究竟是从何开始的呢?实际上这和两次世界大战有关。奥运圣火的第一次点燃时1920年的事情,当时是为了纪念再一次世界大战中阵亡的英灵。1928年期,国际奥委会把奥运圣火点燃作为开幕式的规定动作。

但现代奥运会的火炬接力的产生还要要拜纳粹德国所赐:1936年柏林奥运会前,极端崇拜古希腊,尤其是斯巴达人的纳粹元首授意下,柏林奥组委的头头卡尔·迪耶姆博士把古希腊的两种风俗捏合起来,生造了沿用之今的一整套奥运火炬接力和圣火仪式。

1936年7月20日,在纳粹德国的安排下,希腊祭司和14个当地处女身着传统服装,站在古奥运会体育场内,用镜子的反射聚集阳光照射到一根木材上,直到木头生热起火,圣处女正在吟唱:“哦神圣的火焰,在古代和神圣的地方被点燃,开始你的奔跑。”

纳粹最大的兵工厂克虏伯(生产著名的克虏伯大炮的地方)也为奥运火炬接力做出了贡献,所有的火炬上都有克虏伯的商标。简短仪式后,这把圣火经过3075人的先后接力,穿过希腊、保加利亚、南斯拉夫、匈牙利、奥地利、捷克斯洛伐克,于8月1日抵达德国柏林奥林匹克体育场的圣火台。

纳粹德国宣传机器也对这一圣火传递仪式大肆宣传,御用的著名女导演莱妮·里芬斯塔尔1938年发行的大型纪录片《奥林匹亚》中,最著名的一个镜头就是一个希腊的接力手,在爱琴海的黄昏举着火炬慢慢奔跑。

虽然生活以适合纳粹美学息息相关,但由于她兼具古典和崇高的仪式感,所以即便在纳粹垮台后也继续流传了下来。1948年,曾被纳粹反复轰炸的伦敦举行了二战后第一届奥运会,也继续沿用了奥林匹亚旧址点火、火炬接力等一系列仪式。今天,火炬接力已成为全球团结的一种象征,人们早就忘记了她的纳粹起源。

奥林匹克运动会项目图案

一种直观的简明标志,无需语言解释,即可一目了然。项目图案讲究平面化、线条化,着色也是大块的单色,明朗、大方。项目图案用于此项目比赛的方方面面。

现代奥运会创立以来,每届奥运会均专门绘制比赛项目图案。一般来说,凡奥运会中进行的项目,都有自己的项目图案。20世纪50年代以前的各届奥运会,其项目图案大体取通用的各项目视象形象符号。自1964年以来, 奥运会上出现了代表各个运动项目的象形图案,寥寥几笔便准确而生动地将一个运动项目表示出来, 这不仅扫除了人们之间的语言障碍,方便了国际体育盛会的组织工作,而且成为一种特殊的体育文化标志。运动项目象形图案成了奥运会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自第18届奥运会以来, 除16年第21届奥运会沿用上届的项目象形图案,每届都推出了自己设计的图案,颇具鲜明的个性特色。

回答者:芳芳西红柿 - 兵卒 一级 5-24 19:16

提问者对于答案的评价:xie xie您觉得最佳答案好不好? 目前有 0 个人评价

50% (0)

50% (0)

相关内容

相关主题:奥运 资料

谁有奥运的资料。

谁有奥运问答资料?

谁有奥运圣火集仪式的文字资料和传递等的一系列资料

谁有奥运环保的资料

谁有奥运会新资料

更多>>

其他回答 共 1 条

一,奥运会的项目:

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上,28个大项和分项比赛项目已经不会有变。现在距离2008年奥运会还有三年,比赛项目基本都确定了。那么,奥运会的项目又是如何划分的呢?

根据国际奥委会的资料,奥运会比赛项目是这样划分的:大项(SPORT)、分项(DISCIPINES)和小项(EVENT)。

与雅典奥运会一样,北京奥运会的比赛项目是大项28项,这28项为:田径、赛艇、羽毛球、垒球、篮球、足球、拳击、皮划艇、自行车、击剑、体操、举重、手球、曲棍球、柔道、摔跤、水上项目、现代五项、棒球、马术、跆拳道、网球、乒乓球、射击、射箭、铁人三项、帆船帆板和排球。

其中,有些项目没有分项,分项最多的是水上项目,包括了游泳、花样游泳、水球和跳水4个分项。田径虽然没有分项,却有46个小项,其中男子24个小项,女子22个小项,是奥运会项目中金牌最多的。其次是游泳,虽然没有分项,但是有32个小项,男女各16项。

国际奥委会罗格说,武术将作为比赛项目出现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上,其全称是“北京2008奥运会武术比赛”。

罗格是在到南京参加中国第十届全国运动会开幕式期间作上述表示的。他说,尽管武术比赛有别于奥运会其他28个大项的比赛,但这毕竟是武术走向奥林匹克舞台的重大突破。

据国家体育总局武术运动管理中心主任王筱麟介绍,罗格是13日在南京接受媒体访时谈到北京申请进入奥运会问题的。这也是罗格首次表示武术将成为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比赛项目,同时也澄清了“武术将成为2008年北京奥运会表演项目”的传闻。

据悉,有关北京2008年奥运会武术比赛的细节问题,国际武术联合会和北京奥组委将与国际奥委会进行更加深入的磋

28个大项

302个小项

303块金牌

没有,根据《奥林匹克宪章》要作为奥运会比赛项目,必须在奥运会举行前7年决定,新进项目加入奥运会前作为表演项目出现。

二,奥运会吉祥物:

福娃是北京2008年第29届奥运会吉祥物,其色彩与灵感来源于奥林匹克五环、来源于中国辽阔的山川大地、

江河湖海和人们喜爱的动物形象。福娃向世界各地的孩子们传递友谊、和平、积极进取的精神和人与自然和谐相

处的美好愿望。

福娃是五个可爱的亲密小伙伴,他们的造型融入了鱼、大熊猫、奥林匹克圣火、藏羚羊以及燕子的形象。

福娃贝贝 福娃晶晶 福娃欢欢 福娃迎迎 福娃妮妮

每个娃娃都有一个琅琅上口的名字:“贝贝”、“晶晶”、“欢欢”、“迎迎”和“妮妮”,在中国,叠音名

字是对孩子表达喜爱的一种传统方式。当把五个娃娃的名字连在一起,你会读出北京对世界的盛情邀请“北京欢

迎您”。

福娃代表了梦想以及中国人民的渴望。他们的原型和头饰蕴含着其与海洋、森林、火、大地和天空的联系,

其形象设计应用了中国传统艺术的表现方式,展现了中国的灿烂文化。

将祝福带往世界各个角落

很久以来,中国就有通过符号传递祝福的传统。北京奥运会吉祥物的每个娃娃都代表着一个美好的祝愿:繁

荣、欢乐、、健康与好运。娃娃们带着北京的盛情,将祝福带往世界各个角落,邀请各国人民共聚北京,欢

庆2008奥运盛典。

贝贝传递的祝福是繁荣。在中国传统文化艺术中, “鱼” 和 “水” 的图案是繁荣与收获的象征,人们用

“鲤鱼跳龙门”寓意事业有成和梦想的实现,“鱼”还有吉庆有余、年年有余的蕴涵。

贝贝的头部纹饰使用了中国新石器时代的鱼纹图案。贝贝温柔纯洁,是水上运动的高手,和奥林匹克五环中

的蓝环相互辉映。

晶晶是一只憨态可掬的大熊猫,无论走到哪里都会带给人们欢乐。作为中国国宝,大熊猫深得世界人民的喜

爱。

晶晶来自广袤的森林,象征着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存。他的头部纹饰源自宋瓷上的莲花瓣造型。晶晶憨厚乐

观,充满力量,代表奥林匹克五环中黑色的一环。

欢欢是福娃中的大哥哥。他是一个火娃娃,象征奥林匹克圣火。欢欢是运动的化身,他将散播世

界,传递 更快、更高、更强的奥林匹克精神。欢欢所到之处,洋溢着北京2008对世界的热情。

欢欢的头部纹饰源自敦煌壁画中火焰的纹样。他性格外向奔放,熟稔各项球类运动,代表奥林匹克五环中红

色的一环。

迎迎是一只机敏灵活、驰骋如飞的藏羚羊,他来自中国辽阔的西部大地,将健康的美好祝福传向世界。迎迎

是青藏高原特有的保护动物藏羚羊,是绿色奥运的展现。

迎迎的头部纹饰融入了青藏高原和新疆等西部地区的装饰风格。他身手敏捷,是田径好手,代表奥林匹克五

环中**的一环。

妮妮来自天空,是一只展翅飞翔的燕子,其造型创意来自北京传统的沙燕风筝。“燕”还代表燕京(古代北京

的称谓)。妮妮把春天和喜悦带给人们,飞过之处播撒“祝您好运”的美好祝福。

天真无邪、欢快矫捷的妮妮将在体操比赛中闪亮登场,她代表奥林匹克五环中绿色的一环. 选择北京的十大理由

1.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但从未举办过奥运会。如果2008年奥运会在拥有世界上五分之一人口、4亿青少年的中国北京举办,奥林匹克理想和精神将得到更广泛的普及和发展。

2.具备举办奥运会的经济实力。北京是一座极具发展潜力的城市,近十年来经济始终以两位数的速度增长,1999年全市国内生产总值为240亿美元,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在2000美元以上。

3.出色的体育成绩。已连续在近两届奥运会上获得金牌和奖牌总数第四的好成绩。迄今为止,中国运动员共获得1317个世界冠军、超破世界纪录1026次。

4.政治稳定,社会安定。在世界主要首都城市中,北京是刑事犯罪率、交通死亡率、火灾发生率最低的城市之一,城市安全保障具备举办大型体育赛事的能力。

5.灿烂的文化。北京有着3000年建城史、800年建都史,拥有众多的名胜古迹和丰厚的文化底蕴。

6.举办大型运动会的丰富经验。北京不仅成功举办了1990年第11届亚运会、1994年第六届远南残运会,并且获得了2001年第21届世界大会的主办权。

7.一个美丽的奥林匹克公园正在设计中。北京在城市环境最优美的北部兴建奥林匹克公园,占地1215公顷,其中包括容纳8万人的主体育场、14个体育场馆、运动员村和国际展览中心等,连同760公顷的森林绿地,将非常适合运动员比赛和休息。

8.一流的通讯、交通、饭店及其他社会服务设施。北京共有星级饭店344家、客房7.2万间(套),奥运会期间接待能力为40万人,首都机场的年客运能力为3500万人次,航线连接世界上任何一个通航的国家或城市。

9.中央的支持。2000年5月8日,总理表示:中国全力支持北京申奥,将从各个方面为北京申办工作创造良好的条件。

10.民众的大力支持。据一家独立的调查公司对北京市民进行的入户调查显示:94.6%的市民支持北京申办2008

关于八年抗战,中华大地涌现出无数英雄儿女。

Olympic Games

简称“奥运会”。国际奥林匹克委员会主办的世界性综合运动会。因起源于古希腊奥林匹亚而得名。每四年举行一次。古代奥运会从公元前776年到公元393年,共历经二百九十三届,后被罗马皇帝狄奥多西以异教活动罪名而废止。1894年在巴黎召开的国际体育会议,根据顾拜旦倡议成立国际奥委会,并决定恢复奥运会。现代第一届奥运会于1896年在希腊雅典举行,此后在世界各地轮流举行,每届会期十六天。比赛项目共有三十多个大项。1924年开始举办冬季项目的奥运会。习惯上将非冬季项目的奥运会称为“夏季奥运会”或“奥运会”。

奥林匹克运动会简介

奥林匹克运动会简称奥运会,它包括夏奥会,冬奥会,残奥会,青奥会和特奥会。是国际奥林匹克委员会主办的包含多种体育运动项目的国际性运动会,每四年举行一次。奥林匹克运动会最早起源于古希腊(公元前776年),因举办地在奥林匹亚而得名。19世纪末由法国的顾拜旦男爵创立了真正意义上的现代奥林匹克运动会。从1896年开始奥林匹克运动会每四年举办一次(曾在两次世界大战中中断过三次,分别是在公元1916、1940和1944年),会期不超过16天。由于1924年开始设立了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因此奥林匹克运动会习惯上又称为“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奥林匹克运动会现在已经成为了和平与友谊的象征。奥运的精神是世代相传的,永不停息的。

奥林匹克运动会标志

概述

奥林匹克运动有一系列独特而鲜明的象征性标志,如奥林匹克标志、格言、奥运会会旗、会歌、会徽、奖牌、吉祥物等。这些标志有着丰富的文化含义,形象地体现了奥林匹克理想的价值取向和文化内涵。

《奥林匹克宪章》规定,奥林匹克标志、奥林匹克旗、奥林匹克格言和奥林匹克会歌的产权属于国际奥委会专有。国际奥委会可取一切适当措施使奥林匹克标志、旗、格言和会歌在各国和国际上获得法律保护。

奥林匹克运动会五环标志

当今流传最广的标志要数奥林匹克五环了,随着奥林匹克运动的发展,它已成为奥林匹克精神与文化的形象代表,五环“转”到哪里,奥林匹克运动就在哪里生根开花。

说起五环的来历,曾经有一个有趣故事。 1936年第11届柏林奥运会第一次举行火炬传递活动,火炬的传递路线自奥林匹亚开始,从希腊北部出境,沿多瑙河穿过奥地利,最后进入德国。为了烘托这一具有象征意义的活动,奥运会组委会卡尔·迪姆及其同事几乎完全按照古奥运会情景来布置沿途经过的古希腊遗址。

火炬到达德尔菲帕那萨斯山的古代运动场时要举行一个特别仪式,这时,迪姆突发奇想,在一个高约3英尺的长方形石头的四面设计并刻上了现代奥林匹克运动的五环标志,放在了古运动场起跑线一端。仪式结束后,火炬继续北上,而这块作为道具的石头却被留在了古运动场。

由于极少有人知道这块刻有五环标志石头(后被称做“迪姆之石”)的真实身份,此后的很长一段时间,它被当做了“有3000年历史的古代奥运会遗迹”。这个以讹传讹的错误直到20世纪60年代才被德尔菲的希腊官员指出。12年5 月,这个文物被送到德尔菲的另一个地方——古罗马广场入口处。

事实上,现代奥林匹克运动的五环标志出自现代奥运会创始人顾拜旦之手。顾拜旦认为奥林匹克运动应该有自己的标志,这个念头在他的脑海里盘桓已久。1913 年,他终于构思设计了五环标志和以白色为底印有五环的奥林匹克旗,打算在国际奥委会成立20周年之际推出这个标志。

1914年6月15日~23日,国际奥委会在法国巴黎索邦学院举行代表大会,同时庆祝国际奥委会成立20周年。在纪念大会上,顾拜旦兴致勃勃地拿出自己设计的五环标志和一面印着五环的旗帜向大家展示,并建议将它们作为奥林匹克运动的标志。听了顾拜旦的说明后,会议确定将奥林匹克五环和奥林匹克旗作为奥林匹克标志。

奥林匹克五环标志由5个奥林匹克环从左至右套接而成,可以是单色,也可以是蓝、黄、黑、绿、红5种颜色。最初的解释是五种颜色代表各国国旗的颜色,后来又将5个不同颜色的圆环解释为五大洲的象征。奥林匹克官方网站提示,“每个环代表相应的一个大洲”的说法是错误的。(参见“奥运五环”词条)

会旗长3米,宽2米,以白色为底,象征纯洁。蓝、黄、黑、绿、红五环,环环相扣。1914年,在巴黎举行的奥林匹克大会首次悬挂了奥林匹克旗。1920 年,奥林匹克旗第一次飘扬在安特卫普夏季奥运会体育场。这届奥运会后,比利时奥委会赠送了国际奥委会一面同样的旗,在奥运会期间悬挂,后成定制,历届奥运会开幕式上由上届举办城市转交此旗,由举办城市保存,比赛期间主运动场仅悬挂代用品。1952年,奥斯陆市赠送国际奥委会冬季奥运会会旗,交接、保存和使用方法与夏季奥运会相同。

19年6月,国际奥委会正式宣布了会旗和五环的含义:根据《奥林匹克宪章》,奥林匹克旗帜和5个圆环的含义是:象征五大洲的团结以及全世界运动员以公正、坦率的比赛和友好的精神在奥运会上相见。犹如以色彩斑斓的岩石建成的神殿。这巨大的神殿,

奥林匹克运动会会歌

世界各地的人们都来膜拜,国际奥委会在1958年于东京举行的第55次全会上最后确定还是用《奥林匹克圣歌》作为奥林匹克会歌。其乐谱存放于国际奥委会总部。从此以后,在每届奥运会的开、闭幕式上都能听到这首悠扬的古希腊乐曲。这首歌歌词内容如下:

古代不朽之神,

美丽、伟大而正直的圣洁之父。

祈求降临尘世以彰显自己,

让受人瞩目的英雄在这大地苍穹之中,

作为你荣耀的见证。

请照亮跑步、角力与投掷项目,

这些全力以赴的崇高竞赛。

把用橄榄枝编成的花冠颁赠给优胜者,

塑造出钢铁般的躯干。

溪谷、山岳、海洋与你相映生辉

啊!永远不朽的古代之神。

奥林匹克运动会会徽

1896年希腊雅典第一届奥运会会徽

无论是一个世纪前的1896年还是即将到来的2008年,希腊雅典选择用象征和平与友谊的橄榄枝来表达他们对奥林匹克运动至高无上的理解和尊重。 1896年,雅典开创性地举办了第一届现代奥运会。原本首届奥运会既没有会徽也没有招贴画,看到的这幅画是雅典奥委会向国际奥委会提交的报告的封面,后来被用来代表本届奥运会。雄浑的雅典卫城,手执橄榄枝的雅典娜女神,深嵌的马蹄印。展现在世界面前的奥运会徽古铜色的浮雕散发着浓厚的古希腊气息。左上方公元前776—1896的字样

表示现代奥运会与古代奥运会一脉相承的关系。

1900年法国巴黎第二届奥运会会徽

巴黎举办过两届奥运会,虽然1900年的巴黎只能作为世界博览会的配角,而1924年却用他们的热情举办了当时历史上最出色的奥运会。下面我们就通过这两届奥运会的会徽来领略这个城市的魅力。 1900年巴黎奥运会会标的主体是一位身着传统法国骑士服装的女性,右手高举法国的三件传统兵器—花剑、佩剑和重剑,设计简单,却充满了法国味道,从这届奥运会起,女性开始走进了奥林匹克大家庭,参加了表演项目的比赛。

1904年美国圣路易斯第三届奥运会会徽

二十世纪初和二十世纪末,美国分别举办过两届奥运会,两届奥运会会标的设计风格也有很大差别:早期的写实,近期的则更加抽象。 1904年,第三届奥运会在美国的圣路易斯举行,会标通过用“鱼眼”特技展示了主办城市的风貌。由于举办较早,当时的会标还是通过世界博览会宣传海报的方式出现的。

1908年英国伦敦第四届奥运会会徽

1906年意大利维苏威火山的爆发,使原本定于罗马举行的1908年奥运会临时易地伦敦举办,而伦敦奥运会却为人们奉献上了现代奥运史上第一个开幕式。1948年,世界还处在二战后的恢复时期,人们对在这一时期是否需要举行体育盛会争论不休,但1948年伦敦奥运会最终却大受欢迎,它给深受战争创伤的人们以巨大的精神安慰。1908年伦敦奥运会的会徽体现出浓郁的时代风格,跳高运动员的服装,跳高姿势以及身后的煤渣跑道和运动场中间的游泳池,都有着当时的烙印。

1912年瑞典斯德哥尔摩第五届奥运会会徽

地处北欧的瑞典和芬兰是现代体育开展较早的国家。历史上它们各自举办了一届夏季奥运会,在会徽中充分体现了北欧人的健美与活力。 1912年瑞典斯德哥尔摩奥运会的会徽图案浓缩了各国运动员对奥林匹克运动的向往之情:它描述了一队身形矫健的奥运选手,挥动着各自国家旗帜奔向奥林匹克赛场的情景。从中我们能隐隐嗅到古代奥运的气息。

1920年比利时安特卫普第七届奥运会会徽

1920年,奥运会选择了比利时一个历史悠久的港口城市、欧洲最繁荣的商业和艺术城市安特卫普。1928年,荷兰最大的城市阿姆斯特丹又以其浓厚的人文历史吸引了全世界崇尚运动的人们。两届奥运会在会标的设计风格上,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比利时安特卫普奥运会会徽右上方是主办城市的盾形徽章,中间手执铁饼、健壮的半裸男子的让人想起古代奥运会。背景是安特卫普著名的城塔。会标中,参加国的国旗在一起飞卷飘扬,象征着五大洲团结在一起。

1924年法国巴黎第八届奥运会会徽(走自己的路)

巴黎举办过两届奥运会,虽然1900年的巴黎只能作为世界博览会的配角,而1924年却用他们的热情举办了当时历史上最出色的奥运会。下面我们就通过这两届奥运会的会徽来领略这个城市的魅力。 1924年巴黎奥运会会标的主体是巴黎城的盾形城徽,中间配以一艘在大海中航行的古帆船,同时附有“第八届奥林匹亚德巴黎1924”和“法国奥委会”的文字说明。从严格意义上讲,这是现代奥运史上的第一枚会徽,从此奥运会的会徽和招贴画正式分开。

1928年荷兰阿姆斯特丹第九届奥运会会徽

1920年,奥运会选择了比利时一个历史悠久的港口城市、欧洲最繁荣的商业和艺术城市安特卫普。1928年,荷兰最大的城市阿姆斯特丹又以其浓厚的人文历史吸引了全世界崇尚运动的人们。两届奥运会在会标的设计风格上,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相对于安特卫普,八年后的阿姆斯特丹奥运会会标融入了更多现代因素。蓝色的背景上,一名长跑运动员高举象征胜利的白色月桂枝。会徽底部飘扬着荷兰国旗色红、白、蓝三色波浪。会徽创造性地将荷兰、运动、胜利、奥林匹克等元素融为一体。

1932年美国洛杉矶第十届奥运会会徽(第一个使用奥运标志的会徽)

两届洛杉矶奥运会,对中国人来说都有非同寻常的意义。1932年,刘长春首次代表中国参加了奥运会的田径比赛,而年的洛杉矶奥运会则是新中国重返奥林匹克大家庭后,首次组团参加夏季奥运会。 1932年的洛杉矶奥运会会徽的主体是东道主美国的国旗,奥运五环标志居于会徽正中,代表胜利的月桂枝穿梭其间,更快、更高、更强的奥林匹克精神首次出现在了奥运会徽中,充分展示了美国人所追求的美国精神。

第十二届奥运会和第十三届奥运会

国际奥委会选定东京为第十二届奥运会的举办地,第十二届奥运会原定1940年9月21日至10月6日举行。1937年日本发动了侵华战争,日本奥委会在军方压力下,不得不宣布1940年日本无法举行奥运会。在这种形势下,国际奥委会决定将夏季奥运会会址改在赫尔辛基,会期定在1940年7月20日至8月4日。由于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1940年1月1日芬兰通知国际奥委会放弃主办权。随后,战火遍及欧洲和世界各地,第十二届奥运会也就随之流产了。

二战前夕,国际奥委会还选定了第十三届奥运会会址。1939年7月6日至9日国际奥委会伦敦会议将运动会会址选在伦敦。但是这届奥运会也因战争而未能举行。

奥林匹克运动会火炬

今天的火炬接力和奥运圣火,既然为古奥运无,又究竟是从何开始的呢?实际上这和两次世界大战有关。奥运圣火的第一次点燃时1920年的事情,当时是为了纪念再一次世界大战中阵亡的英灵。1928年期,国际奥委会把奥运圣火点燃作为开幕式的规定动作。

但现代奥运会的火炬接力的产生还要要拜纳粹德国所赐:1936年柏林奥运会前,极端崇拜古希腊,尤其是斯巴达人的纳粹元首授意下,柏林奥组委的头头卡尔·迪耶姆博士把古希腊的两种风俗捏合起来,生造了沿用之今的一整套奥运火炬接力和圣火仪式。

1936年7月20日,在纳粹德国的安排下,希腊祭司和14个当地处女身着传统服装,站在古奥运会体育场内,用镜子的反射聚集阳光照射到一根木材上,直到木头生热起火,圣处女正在吟唱:“哦神圣的火焰,在古代和神圣的地方被点燃,开始你的奔跑。”

纳粹最大的兵工厂克虏伯(生产著名的克虏伯大炮的地方)也为奥运火炬接力做出了贡献,所有的火炬上都有克虏伯的商标。简短仪式后,这把圣火经过3075人的先后接力,穿过希腊、保加利亚、南斯拉夫、匈牙利、奥地利、捷克斯洛伐克,于8月1日抵达德国柏林奥林匹克体育场的圣火台。

纳粹德国宣传机器也对这一圣火传递仪式大肆宣传,御用的著名女导演莱妮·里芬斯塔尔1938年发行的大型纪录片《奥林匹亚》中,最著名的一个镜头就是一个希腊的接力手,在爱琴海的黄昏举着火炬慢慢奔跑。

虽然生活以适合纳粹美学息息相关,但由于她兼具古典和崇高的仪式感,所以即便在纳粹垮台后也继续流传了下来。1948年,曾被纳粹反复轰炸的伦敦举行了二战后第一届奥运会,也继续沿用了奥林匹亚旧址点火、火炬接力等一系列仪式。今天,火炬接力已成为全球团结的一种象征,人们早就忘记了她的纳粹起源。

奥林匹克运动会项目图案

一种直观的简明标志,无需语言解释, 即可一目了然。项目图案讲究平面化、线条化,着色也是大块的单色,明朗、大方。项目图案用于此项目比赛的方方面面。

现代奥运会创立以来,每届奥运会均专门绘制比赛项目图案。一般来说,凡奥运会中进行的项目,都有自己的项目图案。20世纪50年代以前的各届奥运会,其项目图案大体取通用的各项目视象形象符号。自1964年以来, 奥运会上出现了代表各个运动项目的象形图案,寥寥几笔便准确而生动地将一个运动项目表示出来, 这不仅扫除了人们之间的语言障碍,方便了国际体育盛会的组织工作, 而且成为一种特殊的体育文化标志。运动项目象形图案成了奥运会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自第18届奥运会以来, 除16年第21届奥运会沿用上届的项目象形图案,每届都推出了自己设计的图案,颇具鲜明的个性特色。

奥林匹克运动会邮票

奥运会纪念邮票最早始于1896年4月,它年希腊为筹集首届现代奥运会资金而发行的,全套共12枚8种图案,内容有著名雕塑家米隆的杰作《掷铁饼者》、赛车、竞技场、宙斯庙等,再现了古奥运会的悠久历史。从第七届奥运会起,主办国发行纪念邮票的接力棒一直传递至今。比利时在1920年5月发行了纪念第七届奥运会的附捐邮票,分有齿、无齿两种,全套共三枚,图案为奔跑者、马车竞技、《掷铁饼者》,面值分别为5、10、15比利时法郎。后来,历届主办国都发行了奥运会邮票。

非主办国首先发行奥运会邮票的是乌拉圭于1924年7月为纪念第8届奥运会而发行的,一套共三枚,分有齿和无齿。据统计,第二次世界大战前,体育邮票总数不满300枚,自1968年以来,每逢奥运会举行就有近百个国家和地区发行近千种奥运会邮票,还设计新颖艳丽的小型纪念张,附加图案和文字说明,不断扩大邮票的宣传作用。

随着奥运会规模的日趋壮大,主办国为了筹集资金,利用发行附捐邮票资助盛会。首次用“十”号标明附捐面值的奥运会邮票,问世于1936年5月,由德国发行,全套共8枚,并发行了一枚小型张,邮票上呈现出单杠、跳水、足球、标枪等角逐中的生动情景。据统计,一届中发行附捐邮票最少的是奥地利,全套只有1枚,是在1948年1月为纪念第14届奥运会而设计的,也是奥地利发行的第一枚奥运会附捐邮票。主办国在一届中发行附捐邮票最多的国家是苏联,从16年12月起至1980年3月,分8组发行43枚莫斯科奥运会附捐邮票,还先后设计6枚附捐小型张,是迄今发行此类邮票的冠军。邮票上的运动员造型生动,神情毕肖,以深浅色彩的强烈对比,给人一种动态美的感觉,属上乘之作。南朝鲜为筹集第24届奥运会的经费,从1986年起就开始发行奥运会附捐邮票,内容有吉祥物等。

亚洲发行奥运会邮票较多的国家是日本,从1961年10月11日至1964年6月23日,先后分6组发行20枚东京奥运会邮票,发行十多万枚。1964年8月20日起又发行6枚小型纪念张,邮票呈菱形,用色简朴,格调清新,令人赏心悦目。世界上第一套用黄金铸造的奥运会邮票由苏格兰发行,它是为纪念年洛杉矶奥运会而设计的,全套共10枚,画面展现了举重、足球、跳高、短跑、自由体操等比赛画面,每枚邮票面值八英镑,票幅为41毫米×64毫米,以纯22k黄金铸造,给奥运会邮票园地增色生辉。

这些方寸艺术品被称之为“体育缩影”,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一个国家和地区的体育风貌。以“缩龙成寸”、“小中见大”的艺术手法,给人以知识、美感和享受。

奥林匹克运动会精神

《奥林匹克宪章》指出,奥林匹克精神就是相互了解、友谊、团结和公平竞争的精神。 奥林匹克精神对奥林匹克运动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作用。

首先,奥林匹克精神强调对文化差异的容忍和理解。

其次,奥林匹克精神强调竞技运动的公平与公正。

正如已故美国著名黑人田径运动员杰西.欧文斯所说“在体育运动中,人们学到的不仅仅是比赛,还有尊重他人、生活、如何度过自己的一生以及如何对待自己的同类。”

奥林匹克运动会格言和名言

“更快、更高、更强”这一格言是亨利·马丁·迪东提出的迪东是顾拜旦的好友。1891年他在巴黎创办了一所体育学校。1895年他把上述格言作为该校的校训。顾拜旦对此非常赞赏,也得到当时国际奥委会委员们的称道。以后经顾拜旦提议,并在1913年得到国际奥委会的正式批准,将上述格言正式写入《奥林匹克宪章》。 1920年在第6次国际奥林匹克代表大会上又通过了把“更快、更高、更强”作为国际奥林匹克委员会会徽构成部分的决定,这一格言便正式成为奥林匹克标志的一部分。“更快、更高、更强”的内涵是非常丰富的。它充分表达了奥林匹克运动不断进取、永不满足的奋斗精神和不畏艰险、敢攀高峰的拼搏精神。在比赛场上,面对强手,发扬勇往直前的大无畏精神,敢于斗争,敢于胜利。对自己则是永不满足,不断战胜自己,超越自己,实现新的目标,达到新的境界。对自然要敢于征服,克服大自然给人类带来的各种各样的限制,挣脱自然对我们的束缚而取得更大的自由。顾拜旦本人在推崇“更快、更高、更强”的同时,又大力主张把“团结、和平、进步”作为奥林匹克运动所追求的最根本的目标。“团结、友谊、和平、进步”现今已不仅是奥林匹克运动以及世界体坛的宗旨,而且还成了全人类所需要、向往和追求的共同目标。

“参与比取胜更重要”这是顾拜旦于1908年7月24日,在伦敦举行第4届奥运会期间英国所举行的招待宴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时,所引用在圣保罗组织的运动员颁发仪式上宾夕法尼亚主教的一段话:“对奥林匹克运动会来说,参与比取胜更重要。”顾拜旦引用了这句话后还作了精辟的解释:“生活中重要的不是凯旋而是奋斗,其精髓不是为了获胜而是使人类变得更勇敢、更健壮、更谨慎和更落落大方。这是我们国际奥委会的指导思想。

奥林匹克运动会历史

传说:古代奥林匹克运动会是为祭祀宙斯而定期举行的体育竞技活动。另一种传说与宙斯的儿子赫拉克勒斯有关。赫拉克勒斯因力大无比获"大力神"的美称。他在伊利斯城邦完成了常人无法完成的任务,不到半天功夫便打扫干净了国王堆满牛粪的牛棚,但国王不想履行赠送300头牛的许诺,赫拉克勒一气之下赶走了国王。为了庆祝胜利,他在奥林匹克举行了运动会。

关于古奥运会起源流传最广的是佩洛普斯娶亲的故事。古希腊伊利斯国王为了给自己的女儿挑选一个文武双全的驸马,提出应选者必须和自己比赛战车。比赛中,先后有13个青年丧生于国王的长矛之下,而第14个青年正是宙斯的孙子和公主的心上人佩洛普斯。在爱情鼓舞下,他勇敢地接受了国王的挑战,终于以智取胜。为了庆贺这一胜利,佩洛普斯与公主在奥林匹亚的宙斯庙前举行盛大婚礼,会上安排了战车、角斗等项比赛,这就是最初的古奥运会,佩洛普斯成了古奥运会传说中的创始人。

奥运会的起源,实际上与古希腊的社会情况有着密切的关系。公元前9-8世纪,希腊氏族社会逐步瓦解,城邦制奴隶社会逐渐形成,建立了200多个城邦。城邦各自为政,无统一君主,城邦之间战争不断。为了应付战争,各城邦都积极训练士兵。斯巴达城邦儿童从7岁起就由国家抚养,并从事体育、军事训练,过着军事生活。战争需要士兵,士兵需要强壮身体,而体育是培养能征善战士兵的有力手段。战争促进了希腊体育运动的开展,古奥运会的比赛项目也带有明显的军事烙印。连续不断的战事使人民感到厌恶,普遍渴望有一个赖以休养生息的和平环境。后来斯巴达王和伊利斯王签订了"神圣休战月"条约。于是,为准备兵源的军事训练和体育竞技,逐渐变为和平与友谊的运动会。

希腊人于公元前776年规定每4年在奥林匹克举办一次运动会。运动会举行期间,全希腊选手及附近黎民百姓相聚于奥林匹亚这个希腊南部风景秀丽的小镇。公元前776年在这里举行第一届奥运会时,多利亚人克洛斯在192.27米短跑比赛中取得冠军。他成为国际奥林匹克运动会荣获第一个项目的第一个桂冠的人。

后来,古希腊运动会的规模逐渐扩大,并成为显示民族精神的盛会。比赛的优胜者获得月桂、野橄榄和棕榈编织的花环等。从公元前776年开始,到公元394年止,历经1170年,共举行了293届古代奥林匹克运动会。公元394年被罗马皇帝禁止。

1875~1881年,德国库蒂乌斯人在奥林匹克遗址发掘了出土文物,引起了全世界的兴趣。为此,法国教育家皮埃尔·德·顾拜旦认为,恢复古希腊奥运会的传统,对促进国际体育运动的发展有着十分重大的意义。在他的倡导与积极奔走下,1894年6月,在巴黎举行了首次国际体育大会。国际体育大会决定把世界性的综合体育运动会叫做奥林匹克运动会,并于雅典 举行第一届现代奥运会,以4年一次,轮流在各会员国举行。

到2004年,已经举行了28届奥运会。2008年,将在中国北京举行第29届。

1894年6月巴黎国际会议上通过了第一部由顾拜旦倡议和制定的奥林匹克章程。它涉及奥林匹克运动的基本宗旨、原则及其他有关事宜。1921年洛桑奥林匹克会议,制定了奥林匹克法,包括奥林匹克运动会宪章、国际奥林匹克委员会章程、奥林匹克运动会竞赛规则及议定书、奥林匹克运动会举行通则、奥林匹克议会规则等5部分。数十年来,奥林匹克法曾多次修改、补充,但由顾拜旦制定的基本原则和精神未变。

1900年,在巴黎举行的第二届奥运会上,有11名女子冲破禁令,出现在运动场上。国际奥委会经过数次争论,终于在1924年第22次会议上,正式通过允许女子参加奥林匹克运动会的决议。此后,女子项目成为奥运会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参赛的女运动员也越来越多。

随着奥林匹克运动的发展,国际奥委会还作出许多规定。1913年,根据顾拜旦的构思,国际奥委会设计了奥林匹克会旗,白底无边,中央有5个相互套连的圆环,环的颜色为天蓝、黄、黑、绿、红,五环象征5大洲的团结和全世界运动员以公正、坦率的比赛和友好精神在奥运会上相见。1914年为庆祝现代奥林匹克运动恢复20周年,在巴黎举行的奥林匹克大会上会旗首次使用。1920年安特卫普奥运会时,在运动场上升起第一面五环会旗,这以后历届奥运会开幕式上都有会旗交接仪式和升旗仪式。为了宣传奥林匹克精神、鼓励参赛运动员,由顾拜旦提议,1913年经国际奥委会批准,将“更快、更高、更强”作为奥林匹克格言。1908年伦敦奥运会举行时,在圣保罗大教堂举行奥运会的宗教仪式上,美国宾夕法尼亚州大主教在其布道词中说,奥运会“重要的是参与,不是胜利”,顾拜旦对这句话极为赞赏,以后多次引用,因此不少人认为,这句话应该成为奥林匹克理想。从1920年第七届奥运会开始实施运动员宣誓。1968年第19届奥运会又增加裁判员宣誓。1936年第11届奥运会时,国际奥委会正式规定,在主体会场点燃象征光明、友谊、团结的奥林匹克火焰。此后这一活动成为每届奥运会开幕式不可缺少的仪式之一。奥运会开始前,在奥林匹亚希腊女神赫拉(宙斯之妻)庙旁用凹面镜聚集阳光点燃火炬后,进行火炬接力,于奥运会开幕前一天到达举办城市。在开幕式上由东道国运动员接最后一棒点燃塔上火焰,闭幕式时火焰熄灭。

参考资料:

://baike.baidu/view/5020.htm

中国最早在什么时候登上珠穆朗玛峰的?

杨成武:

杨成武

[编辑本段]简介

杨成武(1914-2004),又名杨能俊。中国高级将领。1955年被授予上将军衔。曾荣获一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六届全国委员会副。

福建长汀人。1928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29年参加闽西农民,并加入中国工农红军,任闽西红军第三路指挥部秘书、宣传队中队长。1930年加入中国***。曾任红一军团第四军第三纵队干事,第十二师秘书,连政治委员,教导大队政治委员,红十一师第三十二团政治委员,红二师第四团政治委员,红一师师长兼政治委员。参加了中央革命根据地第一次至第五次反“围剿”作战和二万五千里长征。长征中率部夺取泸定桥,翻雪山过草地,突破天险腊子口,出色的完成了上级交给的前卫任务。抗日战争爆发后,任八路军第一一五师独立团团长,独立第一师师长兼政治委员,晋察冀军区一分区司令员兼政治委员。率部参加平型关战斗和百团大战。指挥了著名的黄土岭战斗,击毙日本军“蒙疆驻屯军”最高司令官阿部规秀中将。后任晋察冀边区第一地委书记,冀中军区司令员。抗日战争胜利后,任晋察冀军区第一野战军冀中纵队司令员,晋察冀军区第三纵队司令员兼政治委员,晋察冀野战军第二政治委员,晋察冀中央局委员。组织指挥了清风店战役、石家庄战役、平汉北段战役等。1948年后任华北野战军第三兵团司令员,第二十兵团司令员。组织指挥了绥远战役,率部参加平津战役。出席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天津警备区司令员,京津卫戍区副司令员、司令员。曾任北京市委常委,天津市委常委,中央华北局委员。参加了抗美援朝,任中国人民志愿军第二十兵团司令员。率部参加了朝鲜东线的夏、秋季防御战役,获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一级自由独立勋章和一级战斗英雄功勋荣誉章。1952年后,任华北军区参谋长兼华北军区党委书记,副司令员兼京津卫戍区司令员,北京军区司令员,防空军司令员。副总参谋长,第一副总参谋长兼办公厅主任。代总参谋长,中央常委、副秘书长。副总参谋长兼福州军区司令员。参与组织指挥了1958年炮击金门,1959年西藏平叛作战,1960至1961年中缅堪境警卫作战,1962年中印边境自卫反击作战和60年代中期开始的抗美援越。1955年,被授予上将军衔和一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1983年6月至1988年3月任政协全国委员会副、文研究委员会主任。1988年被授予一级红星勋章。是第八届候补中央委员,第十一、十二届中央委员;第一、二、三届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委员会委员。著有《杨成武回忆录》、《杨成武军事文选》等。

2004年2月14日逝世。

[编辑本段]生平

杨成武,1914年10月8日出生在福建汀县张屋铺(即今宣成乡。杨将军的老屋在下畲村,如今已成为将军之故居。),一个普通农民的家庭里。6岁上学,在村里念私塾,9岁从私塾转到上杭县回龙圩教会小学,后来转入长汀县第一小学,毕业后考进长汀省立第七中学,在这里,开始接触到了轰轰烈烈的革命浪潮。

土地革命时期,杨成武走上了革命的征途。1929年1月,杨成武参加了闽西古城地方武装。队伍后编为闽西红军第三路军,1930年3月编入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第三纵队。同年他加入中国***。

从1931年起,杨成武任红四军第十二师秘书、连政委、教导大队政委。参加了中央苏区历次反“围剿”斗争。在第三次反“围剿”中,由红十二师政治委员办公厅秘书长改任第十一师三十二团政治委员。在仙人桥战斗中,杨成武所在三十二团在没有团长的情况下,出色地完成了战斗任务,缴获了敌人大量武器装备,不仅加强了自己部队的装备,还支援了兄弟部队,对粉碎敌人第四次“围剿”起到了重要作用,被当时军团政委聂荣臻称为“模范团政治委员”。

长征途中,杨成武任红一军团第二师四团政治委员,和团长耿飚共同率领部队担任前卫任务。为了掩护中央纵队和九军团等部队,防止广东军阀先期占领粤汉线上的乐昌向红军发动袭击和堵截,四团冒着暴雨,踏着泥泞的道路,连夜奔袭,迅速抢占了粤汉路边的制高点九峰山,经过一天激战,完成了掩护任务,粉碎了敌人在湘、粤两侧苦心布置的第三道防线。红四团参加了湘江之战,在界首阻击战中,部队英勇作战,伤亡严重,杨成武在战斗中腿部中弹受伤。1934年底,指挥红四团的勇士,突破乌江天险,粉碎了敌人堵截红军的美梦。

1935年5月,杨成武和团长王开湘率红四团飞夺泸定桥,又一次战胜了敌人的围追堵截,力挽狂澜,化险为夷;为了按照军团首长指示的时间到达泸定桥,红四团在山高路险,沿途有敌人拦阻的情况下,创下了一昼夜行军120公里的奇迹;到达泸定桥后,红四团官兵不顾连续行军的疲劳,由22名经过精选的突击队员组成突击队,在队长廖大珠率领下,冒着敌人对岸射来的枪林弹雨,踩着摇晃的铁索,冲过泸定桥,使红军的千军万马从泸定桥上越过了天险大渡河。

1935年9月,红军长征到达天险腊子口。当时,红军左边有杨土司的骑兵,右边有胡宗南的主力部队。北上抗日的道路,只有腊子口一条,突破腊子口的重任,又一次落到了担任前卫的红四团的肩上。腊子口绝壁高耸,两山夹峙,正面冲锋道路狭窄,敌人已经组成了严密的火力网,对红军兵力展开十分不利;团政委杨成武、团长王开湘动员全团官兵,集中了全团所有绑腿,拧成几条长绳,由王团长率领迂回部队,从山崖侧面爬上去,迂回到敌人侧背突袭,杨成武在正面指挥部队,加强了正面攻击火力,在红四团全体官兵的共同努力下,终于突破了天险腊子口。腊子口一战,是长征途中少见的硬仗之一,也是出奇制胜的一仗。这一仗,打出了红军的威风,显示了红军战士智勇双全,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硬骨头精神。

1935年11月,红军长征到达陕北后,杨成武率红四团参加了直罗镇战役。在直罗镇战役中,红四团打得非常英勇,全团700多人发扬了四团英勇冲锋的光荣传统,夺取了敌人的重要阵地,圆满地完成了任务,为歼灭敌人立下了战功。直罗镇战役胜利后,部队进行了整编,杨成武从红一师抽调到红军大学学习。

抗日战争爆发后,杨成武作为“红大”第一期学员提前毕业,奔赴抗日前线。杨成武担任红一师师长。中国工农红军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杨成武任八路军第一一五师独立团团长。他长期坚持在华北地区进行抗日斗争。在平型关战役中,杨成武率领独立团大胆深入敌后,隐蔽地插到腰站地区,切断了敌公路运输线,阻击了数倍于己的日军援兵,为兄弟部队歼灭平型关日军争取了时间。后来,独立团由1700多人发展到7000多人,奉八路军总部命令扩编为八路军独立第一师,杨成武任师长。其间,他率部收复了涞源、广灵、蔚县等7城。

1939年11月,在黄土岭战斗中,杨成武指挥部队乘夜展开,利用太行山北部群山中一座岬口,在敌人毫无察觉的情况下,将日军混成第二旅团包围,压缩在一条长约二三里,宽仅百十米的沟里,歼灭日军900多人,缴获200多辆满载军用品的骡马车,5门火炮,几百支长短枪及无数,还生俘了十几个日本兵;战斗中,日军统帅阿部规秀中将被击毙。阿部规秀是日军侵华战争以来丧失的一个高级将领。中央、八路军总部和全国各地友军、抗日团体、著名人士,纷纷致电,祝贺黄土岭战斗取得的胜利。

抗日战争后期,杨成武任晋察冀军区第一军分区司令员兼政治委员,冀中军区司令员,率领部队参加了抗击日军“五路”和百团大战。抗日战争结束后,杨成武率领冀中七、八、九分区的主力和六、十分区一部共11团,组成冀中纵队,杨成武任司令员。

开始时,杨成武任晋察冀军区第三纵队司令员。1947年5月,晋察冀野战军建立了新的领导机关,杨得志任野战军司令员,罗瑞卿任政委,杨成武任第二政委,他们率领野战军纵横华北,艰苦转战,取得了许多振奋人心的胜利。

清风店战役,一举歼国民党军主力部队1.4万多人,连同北线打援共歼国民党军1.8万多人,成为扭转华北战局的一个关键。为尔后的石家庄战役铺平了道路。

石家庄战役中,歼国民党军第三十二师、第三军炮兵营、保安第九团、第十团、保警队和还乡团总计2.4万多人。此役的胜利,使晋察冀和晋冀鲁豫两大解放区完全连成一片,对发展经济和支援全国的创造了更加有利的条件,中央特电嘉奖,朱总司令称这一战役是“夺取大城市的创例”。在历时25天的张家口战役中,杨成武所在兵团共歼灭敌人6.5万多人,俘敌将级军官13名,而自己伤亡仅2900多人,以小的代价,打了个大歼灭战。此外,还率部参加了平绥战役、保北战役和正太战役,参与指挥了青沧战役等。

1948年11月,为了适应战争形势发展的需要,华北主力部队整编为3个兵团,杨成武担任第三兵团司令员,后又担任第二十兵团司令员。在华北解放的过程中,杨成武始终在前线指挥部队作战,率领部队进军绥远,解放集宁、包头后,回师参加平津战役。太原战役第二阶段攻打太原城时,杨成武指挥部队,取先穿插、分割,尔后集中兵力歼敌的战术,圆满地完成了战斗任务。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杨成武任华北军区参谋长,兼天津警备区司令员、京津卫戍区副司令员、中央华北局委员。

抗美援朝期间,杨成武任中国人民志愿军第二十兵团司令员,入朝后的第一轮作战是反击联合国军试探性进攻和“特种混合支队作战试验”。作战中,二十兵团不断摸索,总结出了很多战术和指挥上的经验,使第二十兵团在漫长的征战历程中,开始转向现代化条件下的作战。文登川之战是二十兵团在仓猝接防的情况下,以劣势装备粉碎了美军以坦克为支撑,步、坦、空、炮协同的进攻,在二十兵团的历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

在月峰山战役中,美军在北汉江以西,连续3天发动了猛烈攻势,二十兵团依托已建立的阵地进行防御,他们的防线始终没有被敌人的坦克、飞机、大炮所突破,胜利地粉碎了敌人的全面进攻,第六十七军3天共歼敌1.7万多人,重创了侵朝美军第七师,创造了朝鲜战场月歼敌最高纪录。杨成武曾荣获两枚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授予的一级自由独立勋章。

1952年回国后,杨成武先后任华北军区参谋长、副司令员兼参谋长,京津卫戍区司令员。1955年任北京军区司令员,1959年任中国副总参谋长,1966年起,任解放军代总参谋长、中央常委、中央副秘书长。“文化大革命”中遭到林彪、江青集团的诬陷迫害。17年任中央委员、福州军区司令员。

杨成武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二、三届国防委员会委员,中国***第八届候补中央委员,第十一、十二届中央委员,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六届全国委员会副。

杨成武1955年被授予上将军衔。曾荣获一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1988年7月荣获一级红星功勋奖章。

2004年2月14日17时35分因病医治无效,杨成武同志在北京逝世,享年90岁。 为了缅怀杨将军,长汀人民在罗汉岭建造将军广场(距西侧瞿秋白烈士纪念碑仅十余米),并且在广场上塑了杨将军的半身像,在塑像的基座正前方刻有由中央原副刘华清同志亲笔题写了“杨成武将军”五个大字。2008年5月,奥运火炬传递活动途经了杨成武将军广场。

[编辑本段]评价

杨成武同志的一生是革命的一生、战斗的一生、为党和人民无私奉献的一生。他的逝世,使我党失去一位好党员,军队失去一位好将领,人民失去一位好儿子,民主党派和爱国人士失去一位好朋友,是党、国家和军队的重大损失。他的崇高品德和不懈奋斗的革命精神,永远值得我们学习,他的革命业绩将永远载入中华民族的史册!

杨成武同志永垂不朽!

迄今为止登上世界上最高峰的人们?

1960年5月25日

1960年5月25日4时20分,中国登山队队员王富洲、贡布、屈银华首次成功登顶珠穆朗玛顶峰,创造了人类历史上从北坡登顶世界第一高峰的伟大壮举。在中国人首次登顶珠峰的巨大鼓舞下,1960年10月1日,我国第一支专业登山运动队伍——西藏登山营正式成立,12年4月更名为西藏登山队,2019年1月挂牌中国西藏登山队。

1955年中国登山队成立以来,基本以藏族运动员和西藏登山队为主体建队,西藏登山运动员作为中国登山队的主力和中坚,为中国登山运动跻身世界先进行列作出了卓越贡献,为伟大祖国和人民赢得了巨大荣誉。

扩展资料:

1959年,中国登山队登顶海拔7546米的慕士塔格峰,西绕等4名藏族女队员首创女子世界登高纪录;1964年,中国登山队登顶唯一一座人类未登顶的海拔8000米以上高峰——希夏邦玛峰,登顶的10人中有6名西藏登山队队员;15年,中国登山队再次登顶珠峰,著名的“九勇士”中8人为西藏登山队队员,潘多成为世界上首位从北坡登顶珠峰的“女勇士”;

2008年,以西藏登山队为主体的北京奥运火炬接力珠峰传递登山队,成功在珠峰顶峰燃起“祥云”火炬,创造了世界登山史和奥运史的奇迹;西藏登山队还代表中国与10多个国家和地区,开展了20多次联合登山活动,使登山成为我国和西藏对外交流的窗口,成为西藏改革开放的标志。

参考资料:

人民网-珠峰大本营,他们深情回望中国人首次登顶珠峰60年

被称为现在奥林匹克之父的人是谁

世界上最高的山峰,相信很多朋友心里都已经有了答案,世界上最高的山峰就是珠穆朗玛峰嘛,谁不知道是吧?不过不知道大家又是否知道最高峰—珠穆朗玛峰的地理位置、名字由来,还有具体登上最高峰的人们有哪些呢?下面跟着我来了解下吧!

珠穆朗玛峰,简称珠峰,高度8844.43米,为海拔世界第一高峰。按2005年中国国家测绘局测量的巖面高为8,844.43米***29,017.2英尺***,尼泊尔则使用传统的雪盖高8,848米***29,029英尺***,2010年起两国官方互相承认对方的测量资料。除去是海拔最高的山峰之外,它也是距离地心第五远的高峰。

 世界上最高山峰的地理位置

珠穆朗玛峰是地球上第一高峰,位于东经 86.9°,北纬27.9°。地处中尼边界东段,北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 *** 自治区的定曰县境内,南坡在尼泊尔联邦民主共和国。珠穆朗玛在藏族神话中被认为是五位仙女中的第三女神,她是万山之尊、地球之巅,又被称为地球的第三极。

 世界上最高山峰—珠穆朗玛峰的名称由来

藏语“job-mo glang-ma rib”***珠穆朗玛***就是“大地之母”的意思。藏语Jo-mo“珠穆”是女神的之意,glang-ma“朗玛”应该理解成母象***在藏语里,gland-ma有两种意思:高山柳和母象***。神话说珠穆朗玛峰是长寿五天女***the-ring child ga***所居住的宫室。

不过还有一种英文说法在中学课本里面多次出现,即Mount Qomolangma或Qomolangma Mount。西方普遍称这山峰作额菲尔士峰或艾佛勒斯峰***Mount Everest***,是纪念英国人占领尼泊尔之时,负责测量喜马拉雅山脉的印度测量局局长乔治·额菲尔士***George Everest***。尼泊尔语名是萨迦玛塔***Sagarmatha***,意思是“天空之女神”。这名字是尼泊尔 *** 二十世纪六十年代起名的。由于此前,尼泊尔人民没有给这山峰起名,而 *** 由于政治原因没有选择用音译名称。

1258年出土的《莲花遗教》以“拉齐”称之,噶举派僧人桑吉坚赞《米拉日巴道歌集》称珠穆朗玛峰所在地为“顶多雪”。

1717年,清朝测量人员在珠穆朗玛峰地区测绘《皇舆全览图》,以“朱姆朗马阿林”命名,“阿林”是满语,意思是“山”。

1952年5月8日,中央人民 *** 内务部和出版总署联合正式通报,把“额非尔士峰”正名为“珠穆朗玛峰”。

2002年,《人民日报》发表了一篇文章,认为西方世界使用的英文名称“Mount Everest”应正名为其藏语名字“珠穆朗玛峰”。该报及其主观地认为,西方使用英语名称“额菲尔士峰”前280年前中国的地图上标志已以“珠穆朗玛”命名。

攀登记录高耸入云的珠穆朗玛峰一直是人类想要证明攀登能力的圣地。自1953年5月29日人类首登珠峰成功之后,包括中国在内的世界各地许多登山者在珠峰顶上留下脚印。截止到现在还有很多人在证明自己,在挑战自己。

1841?1949

1841年,印度总监督官乔治·埃弗里斯特爵士记录下珠穆朗玛峰的地理位置。

1853年,珠峰被勘测为世界最高峰,海拔为8840米。

1921年,英国登山队***队长克·哈瓦德巴里***首次从中国 *** 境内攀登珠峰,他们没有越过北坳顶部,自己宣称到达的高度是6985米,由于没有成功,他们宣布这是一次侦察登山活动。

1922年,英国第二支珠穆朗玛峰登山队***队长吉·布鲁斯***,仍取中国 *** 境内的北坡路线,他们越过了北坳,但在到达8225米的高度时,因七人死亡而宣告失败。

1924年,英国第三支珠峰登山队***队长弗·诺顿***,仍从珠峰北坡中国境内登山,当诺顿等人到达北坡“第二台阶”下边的8572米附近时,因氧气不足而被迫下山,队员玛洛里和坚持继续前进,一去未返。

1933年,英国一支由十六人组成的登山队***队长赫·卢托列吉***,仍使用中国 *** 境内北坡路线,也失败了,该队队员温·哈利斯和威格尔两人到达海拔8570米的高度时,发现了1924年英国珠峰登山队队员玛洛里的冰镐,证实了玛洛里等二人死在这个高度附近。

1934年,英国人米·威尔逊使用轻型飞机进行单独登山,结果飞机损坏在孔布冰川附近,他本人也受了轻伤,后来他又雇用当地一些舍尔巴族人协助登山,但在一场风暴之后,他被冻死在东俄布冰川上。

1935年,英国珠峰登山队,由七人组成***队长伊·希普顿***,只侦察到中国 *** 境内珠峰北坡海拔7,000m,即北坳附近而返。1936年,英国珠峰登山队,由十人组成***队长赫·卢托列吉***,到达海拔7007米的北坳顶部后而返[注:北坳顶部过去用7007米,15年中国登山队经过实地测量计算出确切高度是7050米。

1938年,英国珠峰登山队,由七人组成***队长葛·狄尔曼***,仍从中国境内的北坡登山,在到达海拔8290米的高度后,宣告失败。

1947年,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第一次攀登珠峰的活动,由加拿大人勒·甸曼一人雇用当地一些山地居民当搬运工,仍走北坡中国境内,未超过海拔6400米的高度,最后也失败而返。上述几次攀登珠峰的活动都是从中国境内的 *** 地区进行的,均未成功。摺叠

1950~1969

1950年以后, *** 地区获得解放,地处西南边防要地的 *** ,再也不允许外国登山队任意进行登山活动。从此,外国登山队便改由尼泊尔境内的南坡攀登珠峰。

1950年,由美国人克·修斯顿等人组成的登山队,从尼泊尔境内南坡首次对珠峰进行试登,只到达了孔布冰川上海拔6100米的冰爆区附近,便返回来了。

1950年,英国登山队,由五人组成***队长葛·狄尔曼***,事先声称是一支从南坡攀登珠峰的侦查队,在到达海拔5,480m的孔布冰川附近之后返回。

1951年,英国登山队,由伊·希普顿任队长,全队共七人,只攀越了一段孔布冰川,在到达海拔6450米附近而返。

1951年,一个叫克·贝加·拉尔逊的丹麦人,非法偷偷越境进入我 *** 地区。拟从北坡攀登珠峰,但他连海拔6500米的高度都没有越过就失败了。1952年5月,由队长勒·狄特玛尔率领的十人瑞士登山队,从南坡尼泊尔境内攀登珠峰,队员勒·兰比尔和他们雇用的搬运工尼泊尔人藤辛,到达海拔8540米的高度后,因天气变坏而告失败,但他们却开创了一条从珠峰南坡通向顶峰的路线。

1953年,队员埃文斯和布林吉朗到达了8,720m的高度。英国人这次使用的珠峰高度是8840米。

1956年,瑞士登山队***队长阿尔贝尔·埃格尔***由五人组成,队员埃·施米特,尤·玛尔米特,阿·列伊斯,格·贡钦,在大批尼泊尔搬运工人和向导人员的支援下,于5月23日,先后分两个结组登上了珠峰。1960年5月,当中国登山队正在从北坡向珠穆朗玛峰突击时,一支由印军少校吉·辛格率领的印度登山队也在从珠峰南坡尼泊尔境内攀登珠峰。当他们到达南坡海拔8,625m的高度时,宣布由于风大无法前进,而放弃了这次登顶活动。

1962年印度第二支珠峰登山队,在队长--印军陆军中校捷·狄阿斯率领下,再次从尼泊尔境内的南坡攀登珠峰,又是因为怕大风而宣告失败,队员中有两人登到海拔8717米的高度。

1969年春,日本登山队从珠峰南坡首次进行试探性登山,在登达海拔6,450m的孔布冰川地区之后。

10~1999

11年春,由欧洲英、法、意、奥、瑞士和印度等十一个国家的登山运动员联合组成的“国际珠穆朗玛峰登山队”,在队长、瑞士登山运动员恩·基连富尔特的率领下,沿珠峰南坡西南山脊路线登顶***按:基本上是1963年美国登山队的路线***。由于一开始步调就不一致,内部分歧很大,在印度队员胡古纳遇雪崩死亡后,宣告失败。

12年春,一支由西德克·海利考费尔率领的欧洲八个国家***英、法、意、奥、西德、瑞士等国***登山运动员组成的“欧洲珠穆朗玛峰登山队”,沿传统路线从南坡登顶,在到达海拔8,200m的高度后,宣告失败。

13年春***2~5月***义大利军事登山队,在义大利军事登山学校校长基多·蒙齐诺的率领下,组成一支包括义大利陆、海、空军,警察部队,海关人员,医务、气象和其他军事科学工作人员的大型珠穆朗玛峰登山队,于当年5月5日和5月7日两次,每次一个结组***四人***,一共八人登上了珠峰顶峰。

15年9月24日尼泊尔时间下午6时,英国登山队的两名队员黑斯顿***32岁***、斯科特***33岁***,从珠穆朗玛峰的南坡面上登上了珠峰。

18年义大利登山家莱因霍尔德·梅斯纳尔首次无氧登顶***8848m***

1980年义大利登山家莱因霍尔德·梅斯纳尔北侧线路,首次单人登顶***8848m***

1988年,中国、日本和尼泊尔三国登山家携手挑战珠峰,从南北两侧会师顶峰、双向跨越珠峰成功,中国的3名队员成功跨越珠峰,1人登顶,次仁多吉创造了在顶峰无氧停留99分钟的世界纪录。

1990年,中国、苏联和美国的登山者以和平的名义会聚珠峰,向世界展示了爱好和平的美好愿望。中国的7名藏族队员在这次登山中先后站到了顶峰上。

1993年,海峡两岸的6名登山运动员首次携手登上珠峰,在历史上写下了精彩的一页。吴锦雄成为第一位登顶珠峰的台湾同胞。

在之后的1996年和19年,中国先后和斯洛伐克、巴基斯坦开展联合攀登活动,4名藏族队员登顶,其中次洛成为中国第一个登上珠峰的在校大学生,大齐米、开村成为两次登过珠峰的人。

1998年5月26日上午7点22分,英国登山者爱德华·麦克·格里尔斯贝尔·格里尔斯与其朋友登上珠峰之巅。

1999年5月27日, *** 登山队10名藏族队员一次全员登上珠峰,并在8848.13米的顶峰集到第六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圣火火种。

2000?

2000年,中国第一个民间单人挑战珠峰的黑龙江勇士阎庚华于5月21日登顶,但不幸的是在下山途中遇难。

2002年,又一名勇士王天汉终于单人挑战珠峰获得成功。

2003年,中韩联合登山队和2003中国珠峰登山队的14名中国队员分别在5月21日和22日成功登顶珠穆朗玛峰。他们是小齐米、普布卓嘎***女***、仓木拉***女***、尼玛次仁、梁群***女***、陈俊池、阿旺、普布顿珠、扎西次仁、旺堆、加拉、罗申、王石和刘健。

2005年3月20日到6月20日,中国科学院、国家测绘局将再次对青藏高原珠穆朗玛峰地区进行综合科学考察,还将联合中国女子登山队员登上珠峰顶,用雷达的手段以及GPS定位方法重新测高。同年10月9日,经院批准并授权,中国国家测绘局局长陈邦柱在院新闻办新闻释出会上正式宣布,珠峰巖石面海拔高程为8844.43米,测量精度为±0.21米。中国于15年公布的珠峰高程资料8848.13米停止使用。

2006年,格伦·辛格莱曼和希瑟·斯万均40岁出头,是一对来自澳大利亚悉尼的中年夫妇。

2007年,20岁的夏尔巴小伙子塔什·拉克帕·谢尔帕已经从加德满都出发,向世界屋脊珠穆朗玛峰发起第三次冲击。

2008年5月8日第29届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火炬--祥云,被中国健儿带上了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玛山峰***海拔8844.43米***。成为奥运火炬传递史上海拔最高的火炬传递站。

2008年5月25日凌晨,76岁尼泊尔老人明·谢尔钱成功登顶世界屋脊珠穆朗玛峰,成为世界上成功登顶珠峰最年长者。

2014年6月5日印度一名出身于低下阶层家庭的13岁少女普尔纳,不久前成功登顶珠峰,成为全球登上珠穆朗玛峰的最年轻女性。

 世界上最高峰—珠穆朗玛峰雪崩致登山者死亡

2014年4月18日,珠穆朗玛峰尼泊尔一侧一条登山线路发生重大雪崩事故,造成13位尼泊尔夏尔巴向导死亡,另外有3人失踪。加德满都方面称,这次雪崩造成的死亡人数,是珠峰现代登山史上最多的。

顾拜旦 生平简介:顾拜旦,全名皮埃尔·德·顾拜旦(Le baron Pierre De Coubertin),法国,男爵。生于1863年1月1日,卒于1937年9月2日。他是现代奥林匹克运动会的发起人,1896年至1925年任国际奥林匹克委员会,奥林匹克会徽、奥林匹克会旗设计者;顾拜旦终生倡导奥林匹克精神,被誉为“现代奥林匹克之父”;顾拜旦不仅是世界著名的国际体育活动家,同时也是卓有成就的教育学家和历史学家。 1863年1月1日,他出生于巴黎的一个贵族家庭中,他父亲夏尔·德·顾拜旦(Charles de Coubertin)是出名的画家。他从小喜欢贵族运动,如击剑、赛艇、骑马,也喜欢拳击。青年时代正是普法战争结束之久。法国因为在战争中失败,全国笼罩在灰暗忧郁的气氛中。各界都在探讨振兴国家之途。当时英国的体育教育比较先进,顾拜旦多次到英国考察。他认为:要使法国摆脱色当的阴影,应该走“体育兴国”之路,“让怯懦的、封闭的年轻人进行体育锻炼,学会冒险、懂得超越”。 但是,顾拜旦的主张在保守的教育界无法实施。就在他遇到重重阻力的时候,从北欧国家和英国吹来了一股复兴古代奥林匹克运动之风,在这些国家,一批以大学教授为主体的知识分子,模仿古代奥运会的形式,组织了一些将体育和文化结合起来的、带有鲜明地方特色的运动会或体育联欢节。 就在这个时候,于1875-1881年间,德国考古工作者成功地挖掘了奥林匹亚遗址,这项考古成就轰动欧美,为复兴奥运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这引起了皮埃尔的兴趣和关注。 在1890年,他终于有机会访问希腊的奥林匹亚山,古代奥林匹克运动的发源地。他认为宏扬古代奥林匹克精神可以促进国际体育运动的发展。 顾拜旦决定改变方向,从复兴奥运入手,达到振兴国家的目的。他在法国找到了几位志同道合者。其中有一位叫乔治·德·圣克莱,他是法国田径协会创建人(法国奥委会前身)。1892年,在纪念田协成立5周年的大会上,顾拜旦首次发出复兴奥运的号召,但无人响应。初次尝试失败了,顾拜旦开始新一轮不屈不挠的奋斗。他走遍法国,走访了欧美许多国家,每到一处,他总是用炽热的感情,美好的语言谈论复兴奥运,他“像一把火,消融着疑虑,点燃起热情”。在1892年12月25日,皮埃尔·德·顾拜旦发表演讲,在演讲中首次提出“复兴奥林匹克运动”。 ?1894年在巴黎举办了国际体育会议,决定在希腊创办第一届现代奥运会,并规定每4年举行一次。巴黎大会后,顾拜旦为筹备首届现代奥运会而奔走。雅典获得主办权后,因财政困难无法开展筹备工作。顾拜旦赶赴雅典,说服国王乔治一世取紧急财政措施支持奥运,同时在全国开展捐款活动。希腊终于克服重重困难,于1896年4月6日在雅典大理石体育场举办了首届现代奥运会。1894年6月23日,国际奥林匹克委员会正式成立,当时希腊文学家维凯拉斯担任国际奥委会,而顾拜旦担任国际奥委会秘书长。 首届奥运会后,1896年到1925年顾拜旦担任国际奥委会。初期的奥运会还没有成为一个世界性的运动盛会,参赛选手少,成绩平平,新闻界反应冷淡。这促使顾拜旦对奥林匹克运动进行深入的思考,他的“奥运思想”在这一阶段渐趋成熟。顾拜旦起草了国际奥委会章程,以历史学家的深邃眼光和文学家的优美笔调,阐述了奥林匹克运动的哲学基础、教育和美学意义,他从一开始就规定了国际奥委会的独立自主性和中立性。他奠定的理论基础,使得奥林匹克运动经受住了百年风雨的考验,发展成为一个持久的青年运动与和平运动。 顾拜旦留下了丰富的遗产:五环旗是他设计的,运动员誓言是他起草的;他赋予奥运火炬崭新的时代意义,他主张奥林匹克运动是一个“自由超越的领域”……法国一位神学院院长为本校体育协会写下了“更快、更高、更强”的题辞,顾拜旦极其欣赏这句话,经他传播,这句题辞深入人心,成为奥运格言,而它的意义已远远超出体育范围。顾拜旦用诗一样的语言,写下了体育史上的名篇《体育颂》。后来,顾拜旦将他对奥林匹克运动的哲学思考,写进《奥林匹克回忆录》这一巨著中。 第一次世界大战使奥林匹克运动陷于停顿,国际奥委会从巴黎迁往洛桑。战后,顾拜旦卖掉巴黎的旧宅,定居洛桑。这时,顾拜旦在经济上陷入困境。他继承的财产有55万金法郎(当时一个金法郎值322毫黄金),这笔钱财,一半无偿地用于奥林匹克事业,另一半在战争中被吞噬。顾拜旦靠着友人的资助才在洛桑定居下来。1925年6月4日,在国际奥委会布拉格大会上,62岁的顾拜旦正式宣布辞职。奥委会授予他终身名誉的称号,同时规定,不再把这个称号授给顾拜旦之后的任何人。史学家们认为,顾拜旦引退的意义,是一个“怎么评价都不为过的高尚举动”。一战后,奥林匹克走向成熟,几十年的奋斗有了回报,顾拜旦的声誉如日中天,而他却在事业成功之时退出奥运舞台,从绚丽归于平淡,专心著书立说。 在日内瓦美丽的湖光山色之间,顾拜旦度过了生命的最后三年,1937年9月2日,他在湖边散步时,因心脏病突发跌倒在地,匆匆离开人世,顾拜旦去世后,遗体安葬在洛桑市郊的公墓里,根据他的遗愿,他的心脏于1938年移葬到奥林匹亚。在奥林匹亚国际奥委属的“奥林匹克学院”里,青青的草坪上,有一块洁白的大理石顾拜旦纪念碑,碑的下半部分是空心的,顾拜旦的那颗永远追求的心,充满博爱的心,而今在那里安详休眠。

7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分享

新浪微博

QQ空间

举报收起

?风音2222

2014-06-27

风音2222 ?

纳数:72 获赞数:88 LV4

擅长:暂未定制 ?

向TA提问 私信TA

展开全部

现代奥林匹克之父:顾拜旦 生平简介:顾拜旦,全名皮埃尔·德·顾拜旦(Le baron Pierre De Coubertin),法国,男爵。生于1863年1月1日,卒于1937年9月2日。他是现代奥林匹克运动会的发起人,1896年至1925年任国际奥林匹克委员会,奥林匹克会徽、奥林匹克会旗设计者;顾拜旦终生倡导奥林匹克精神,被誉为“现代奥林匹克之父”;顾拜旦不仅是世界著名的国际体育活动家,同时也是卓有成就的教育学家和历史学家。 1863年1月1日,他出生于巴黎的一个贵族家庭中,他父亲夏尔·德·顾拜旦(Charles de Coubertin)是出名的画家。他从小喜欢贵族运动,如击剑、赛艇、骑马,也喜欢拳击。青年时代正是普法战争结束之久。法国因为在战争中失败,全国笼罩在灰暗忧郁的气氛中。各界都在探讨振兴国家之途。当时英国的体育教育比较先进,顾拜旦多次到英国考察。他认为:要使法国摆脱色当的阴影,应该走“体育兴国”之路,“让怯懦的、封闭的年轻人进行体育锻炼,学会冒险、懂得超越”。 但是,顾拜旦的主张在保守的教育界无法实施。就在他遇到重重阻力的时候,从北欧国家和英国吹来了一股复兴古代奥林匹克运动之风,在这些国家,一批以大学教授为主体的知识分子,模仿古代奥运会的形式,组织了一些将体育和文化结合起来的、带有鲜明地方特色的运动会或体育联欢节。 就在这个时候,于1875-1881年间,德国考古工作者成功地挖掘了奥林匹亚遗址,这项考古成就轰动欧美,为复兴奥运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这引起了皮埃尔的兴趣和关注。 在1890年,他终于有机会访问希腊的奥林匹亚山,古代奥林匹克运动的发源地。他认为宏扬古代奥林匹克精神可以促进国际体育运动的发展。 顾拜旦决定改变方向,从复兴奥运入手,达到振兴国家的目的。他在法国找到了几位志同道合者。其中有一位叫乔治·德·圣克莱,他是法国田径协会创建人(法国奥委会前身)。1892年,在纪念田协成立5周年的大会上,顾拜旦首次发出复兴奥运的号召,但无人响应。初次尝试失败了,顾拜旦开始新一轮不屈不挠的奋斗。他走遍法国,走访了欧美许多国家,每到一处,他总是用炽热的感情,美好的语言谈论复兴奥运,他“像一把火,消融着疑虑,点燃起热情”。在1892年12月25日,皮埃尔·德·顾拜旦发表演讲,在演讲中首次提出“复兴奥林匹克运动”。 ?1894年在巴黎举办了国际体育会议,决定在希腊创办第一届现代奥运会,并规定每4年举行一次。巴黎大会后,顾拜旦为筹备首届现代奥运会而奔走。雅典获得主办权后,因财政困难无法开展筹备工作。顾拜旦赶赴雅典,说服国王乔治一世取紧急财政措施支持奥运,同时在全国开展捐款活动。希腊终于克服重重困难,于1896年4月6日在雅典大理石体育场举办了首届现代奥运会。1894年6月23日,国际奥林匹克委员会正式成立,当时希腊文学家维凯拉斯担任国际奥委会,而顾拜旦担任国际奥委会秘书长。 首届奥运会后,1896年到1925年顾拜旦担任国际奥委会。初期的奥运会还没有成为一个世界性的运动盛会,参赛选手少,成绩平平,新闻界反应冷淡。这促使顾拜旦对奥林匹克运动进行深入的思考,他的“奥运思想”在这一阶段渐趋成熟。顾拜旦起草了国际奥委会章程,以历史学家的深邃眼光和文学家的优美笔调,阐述了奥林匹克运动的哲学基础、教育和美学意义,他从一开始就规定了国际奥委会的独立自主性和中立性。他奠定的理论基础,使得奥林匹克运动经受住了百年风雨的考验,发展成为一个持久的青年运动与和平运动。 顾拜旦留下了丰富的遗产:五环旗是他设计的,运动员誓言是他起草的;他赋予奥运火炬崭新的时代意义,他主张奥林匹克运动是一个“自由超越的领域”……法国一位神学院院长为本校体育协会写下了“更快、更高、更强”的题辞,顾拜旦极其欣赏这句话,经他传播,这句题辞深入人心,成为奥运格言,而它的意义已远远超出体育范围。顾拜旦用诗一样的语言,写下了体育史上的名篇《体育颂》。后来,顾拜旦将他对奥林匹克运动的哲学思考,写进《奥林匹克回忆录》这一巨著中。 第一次世界大战使奥林匹克运动陷于停顿,国际奥委会从巴黎迁往洛桑。战后,顾拜旦卖掉巴黎的旧宅,定居洛桑。这时,顾拜旦在经济上陷入困境。他继承的财产有55万金法郎(当时一个金法郎值322毫黄金),这笔钱财,一半无偿地用于奥林匹克事业,另一半在战争中被吞噬。顾拜旦靠着友人的资助才在洛桑定居下来。1925年6月4日,在国际奥委会布拉格大会上,62岁的顾拜旦正式宣布辞职。奥委会授予他终身名誉的称号,同时规定,不再把这个称号授给顾拜旦之后的任何人。史学家们认为,顾拜旦引退的意义,是一个“怎么评价都不为过的高尚举动”。一战后,奥林匹克走向成熟,几十年的奋斗有了回报,顾拜旦的声誉如日中天,而他却在事业成功之时退出奥运舞台,从绚丽归于平淡,专心著书立说。 在日内瓦美丽的湖光山色之间,顾拜旦度过了生命的最后三年,1937年9月2日,他在湖边散步时,因心脏病突发跌倒在地,匆匆离开人世,顾拜旦去世后,遗体安葬在洛桑市郊的公墓里,根据他的遗愿,他的心脏于1938年移葬到奥林匹亚。在奥林匹亚国际奥委属的“奥林匹克学院”里,青青的草坪上,有一块洁白的大理石顾拜旦纪念碑,碑的下半部分是空心的,顾拜旦的那颗永远追求的心,充满博爱的心,而今在那里安详休眠。 舞▓訫譢莪~ 回答时间 2008-03-16 16:07 检举 ?现在?萨马兰奇? Cana 回答时间 2008-03-16 16:07 检举 ?相关问题 谁被称为。奥林匹克之父。 回答: 1 ? 奥林匹克之父是对谁的尊称 回答: 2 ? 、\"奥林匹克之父"是对谁的尊称? 回答: 4 ? 被称为巧克力之父的人是谁? 回答: 1 ? 奥特之父还被称为什么? 回答: 4 ? 什么地方被称为:"奥林匹克之都"? 回答: 2 ? (请输入验证码) 看不清,换一张 (第一次回答可获2分,答案被纳还可获得悬赏分和额外20分奖励) 楼主硪复制

本回答被提问者纳

10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分享

新浪微博

QQ空间

举报收起

收起 更多回答(1)

其他类似问题

2016-09-02 被称为"现代奥林匹克之父"的人是谁

2007-12-14 被人们称为“现代奥林匹克之父”的人是谁

2017-08-01 奥林匹克之父是谁 为什么称他为奥林匹克之父

2011-03-16 :“奥林匹克之父”是对谁的尊称?

2016-02-17 被誉为世界奥林匹克文学之父的是谁?

更多相关谁是奥利匹克之父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