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足球解说都是在现场吗
2.国内有哪些比较优秀的足球解说?
3.体育比赛解说员名词解释: 1.于嘉; 2.贺炜; 3.柯凡; 4.詹俊; 5.苏群。
4.作为一名专业足球解说,怎样解说才算得上优秀?
这个世界只有一种真正的英雄主义,那就是,认清生活的真相并且仍然热爱它。
文|王仲昀
随着潘帕斯雄鹰进到决赛,2022年卡塔尔世界杯结束的步伐也临近了。北京时间本周日晚上,决赛就将上演。
四年一度的足球盛宴走到尾声,但一个名叫贺炜的男人频频出现在热搜上。“诗人贺炜”“顶级享受”“贺炜的解说永远那么舒服”贺炜的解说又火出圈了。
贺炜是央视体育频道的资深足球解说员。每逢大赛,观众总能聆听到贺炜极具个人风格的解说。有球队被淘汰时,贺炜临场的深情告别总是给人以享受。
昨晚半决赛后,眼看着莫德里奇和克罗地亚队被阿根廷队挡在了决赛门外,贺炜在直播中告别“格子军团”:
“37岁的卢卡莫德里奇,这虽然不会是他最后一场世界杯比赛,但是有可能是他最后一届世界杯了。最近两届世界杯,他们的黄金一代球员在卢卡莫德里奇的率领之下,确实已经尽到了他们全部的力量。
作为马可波罗和特斯拉的家乡,克罗地亚在足球世界中也在开创奇迹。马可波罗在地球上探索边界,特斯拉在科学中探索未知。而莫德里奇和他的小伙子们,在足球场上,为克罗地亚人民找寻新的快乐。”
这位“足球诗人”,到底有什么魔力,以至于每次足球大赛总能刷屏?
2016年,贺炜在现场解说
01
阿根廷和克罗地亚的半决赛前,贺炜在本届世界杯最广为流传的解说词,来自小组赛德国队第三场比赛。
当看到德国队连续两届世界杯在小组赛出局,贺炜在直播中说:
“德国的球迷一直希望他们传统意义上的中锋能够存在,德国足球能够踢出像贝多芬的音乐一样强烈而的不朽咆哮。
但是德国队没有做到这一点。连续两届世界杯,他们踢出来的像是瓦格纳的歌剧——《尼伯龙根的指环》。人们想起了当中著名的乐章:诸神的黄昏。
再见,德国人!连续第二届世界杯要跟你们说再见。20次参加世界杯决赛阶段的比赛,最近的世界杯五届,四届进入四强,却在最近的两届世界杯小组未能出线,德国足球又到了重新上路的时候。”
作为世界足坛的传统强队,这些年来德国男足一直亮相于最高水平的赛事,贺炜又经常解说大赛的焦点战,所以贺炜很多经典解说都与其相关。这次德国队失意出局,他会提到瓦格纳的歌剧;德国队表现好时,他又是另一番画风。
2010年南非世界杯,“英德大战”,在很多人预料中是一场势均力敌的比赛。没想到最终德国队大胜英格兰队。赛后,看着镜头里忧郁地站在场边的贝克汉姆,以及另一边庆祝的德国队,贺炜说道:
“历史的篇章这一段已经写完。
此时此刻在柏林,在慕尼黑,在汉堡,在科隆大教堂,肯定有无数的德国球迷为之欢欣鼓舞,而在伦敦,在利物浦,在曼彻斯特,在泰晤士河边的小酒馆,肯定有无数的英格兰球迷为之黯然神伤。
在生命如此有意义的一个时间节点,在今天晚上,电视机前的亿万球迷,大家一起来经历,共同分享,这是我的幸福,也是大家的幸福。”
再往前,2008年的,法国队输给了意大利队。贺炜说:
“对法国的队员来说,苏黎世的这个雨夜是让人伤心的,就像193年以前在比利时的滑铁卢镇,拿破仑所面对的那个伤心的雨夜一样,这个时候我想起了法国文豪福楼拜的一句话:
我们在人的一生中最为辉煌的一天,并不是功成名就的那一天,而是从悲叹和绝望中产生对人生挑战的欲望,并且勇敢地迈向这种挑战的那一天。”
有人说,贺炜很懂足球,也懂告别。其实他的解说词,不止于告别。除了感情真挚,贺炜总是在赛前做足功课,搜寻了很多与参赛队国家相关的历史人文知识。瓦格纳、福楼拜,以及阿根廷的探戈,这些他都信手拈来。
2014年世界杯,阿根廷被德国击败。贺炜解说道:
“他们现在就差一步,就如同那首著名的阿根廷作曲家所谱写的探戈舞曲《一步之遥》一样,呼吸甚至都触摸到了奖杯,但是只差一步。
探戈舞曲当中与生俱来的悲情气质,与阿根廷队的气质真是有些暗合。挥之不去,就像宿命一样。不过阿根廷人永无休止地朝着心中所爱前进,不断地自我革新,接近自己的目标,这本身就很让人着迷,不是吗?”
2014年世界杯决赛,梅西在颁奖仪式前从大力神杯前走过。图源:新华社
贺炜还喜欢研究足球比赛当地的故事,以及一些最具盛名的地标建筑。2014年巴西世界杯决赛在里约热内卢举行,赛后点评阿根廷输给德国队时,贺炜的开场白提到了当地那座闻名世界的救世基督像:
“里约热内卢科尔科瓦杜山上的基督雕像,它就像是在拥抱太阳,又像是在太阳的光辉之下给世人带来救赎。”
足球不仅仅是足球,作为一项体育运动,它连结着人类的情感。当一场紧张激烈的比赛结束后,有人来上这么几句解说,仿佛一瞬间带领观众俯瞰世界,纵览历史。这种体验不是每个解说员都能实现的,贺炜恰恰做到了。
02
1980年,贺炜出生于湖北省十堰市竹山县。父亲是东风公司41厂职工,母亲是一所实验学校教师。上学时,他常偷跑出去踢球,也一直担心被老师逮住。
成年后,贺炜考入位于武汉的海军工程大学,成为一个“理工男”。当时的他,看似与足球毫无关联。不过多年来对足球的喜爱,最终还是驱使着贺炜走上这条路。
大学时,贺炜偶然间参加了一档叫作《挑战主持人》的节目,结识了当时的央视解说黄健翔。后来他大学毕业,进到央视体育频道,成为一名编辑。
贺炜在解说席上
其实央视的足球解说节目,一直是个神奇的存在。2006年德国世界杯,黄健翔在解说澳大利亚队与意大利队时发出的那番歇斯底里的呐喊,让他告别了央视,倒也被球迷一直津津乐道。
足球解说很有个性,央视足球节目的水平同样很高。体育频道每周播出的《》,多年来一直是足球迷心中的白月光。
当年《》为了纪念法国足球巨星亨利,推出过专题节目。文案是这么写的:
“当时光的列车缓缓驶过酋长球场,32岁的亨利就在那里,深情的目光望过去都是自己22岁的影子。当烟花升起的时刻,那个曾属于亨利的海布里国王时代不会随年华逝去,而只会在年华的飘零中常常记起。”
现在看来,贺炜的“诗人”属性早就和《》有所契合。那些经典的文案,透着贺炜日后解说的影子。
在央视的早期,身处幕后的贺炜,一边钻研足球专业知识,同时也没放弃对文史哲知识的学习。他的微博签名至今仍是:“三千年读史,不外功名利禄;九万里悟道,终归诗酒田园。”
微博截图
在央视网站上,有一档贺炜给解说新人上课的。他在课上表示,刚入行的解说员,难免遇到一些“坑”总喜欢点评一些球队主教练的战术布置和临场调整,以显得自己“很专业”,殊不知这是球迷眼里非常“不专业”的做法。
贺炜指导后辈图源:央视网
在幕后做了将近7年后,贺炜终于走到台前,成为一名解说。从2010年南非世界杯开始,球迷们发现,央视足球解说多了位“诗人”。
又一届世界杯将要结束,贺炜的解说为这些经典的赛事增添了几分色彩。这些解说词和比赛内容本身一道,留在了球迷们关于世界杯的记忆里。
笔者最喜欢的一段贺炜的解说词,出自2014年巴西世界杯小组赛。卫冕冠军西班牙小组赛出局后,无数球迷难以接受。对此贺炜说道:
“我想真正的成熟,应该并不是追求完美,而是直面自己的缺憾,这才是生活的本质。罗曼罗兰说过,这个世界只有一种真正的英雄主义,那就是,认清生活的真相并且仍然热爱它。”
资料参考:环球人物、澎湃新闻、十堰晚报
足球解说都是在现场吗
解说员在足球比赛中应该扮演什么样的角色?
闫子昂:很多小球迷告诉我,他们在看球的时候没有注意到解说员是谁,或者说了哪些细节的东西,其实我觉得并不意外,一个好的解说员就像裁判一样,是融入比赛、服务比赛,但是不喧宾夺主。如果一场比赛只有观众的呐喊和助威,没有解说员帮观众领略场上精彩的细节、镜头捕捉到的东西。也许这个球观众不会看得很明白,而当解说员有了这些服务和功能之后,你把这个球看明白了,你也会被比赛百分百地吸引。
如果比赛没有解说会怎么样?
图
李老师:没有解说就觉得少点什么东西似的,如果光看画面跟看无声电视没什么两样。解说好是为比赛锦上添花,还起到普及规则、战术的作用,比如观众不了解,解说一说你就明白了。在场上,裁判有什么判罚,观众可能看不清,通过解说解答出来,这是给观众的一个反馈。
成为足球解说员,需要具备什么基础?
闫子昂:可能很多人觉得第一要有好的普通话,但是我觉得不一定。现在也流行方言的解说,包括粤语的解说,但非粤语区的球迷可能会听不懂。我觉得重要的几个要素,首先要对足球的热爱和了解,还有得自己踢球,对于场上运动员的选择,如果你自己也在场上跑过,就会有更好的理解。更重要的是口齿伶俐,不用说多么华丽的词语,但是一定是要用很快的速度把球场上的东西说清楚,因为足球场上瞬息万变。
图
同学们该怎么来做准备?
闫子昂:我觉得因为我也是跟他们年龄应该差得不算很多。所以说我觉得从一个就是,还是回忆一下我学习时代角度来讲呢,我觉得其实不管他们未来要不要做解说员,有没有这个梦想,最重要的还是一定要好好学习,这是一个前提或者背景吧。就是说如果说呢,没有一个很好的这样的学习出来的文化素质,文化素养的话,可以说是任何梦想都可能都比较困难的。当然了说具体的如果说真的现在有这个小球迷,以后也想做解说员这一项工作的话,我觉得呢,那就是在学习方面,以及这个足球领域的这个学习方面,都不能就是掉队。比如多踢球多看球,我觉得这是最基本的。
图
如果说真的有这个,想要成为解说员的梦想的话呢,可以去好好地再关注比赛的同时,也去分出一部分精力来好好地去听一听,现在的这样已经职业化的足球解说们,到底怎么去解析一场比赛的。我们都说这个,学习的第一步永远是从模仿开始的。所以说我们可以去看一看,现在已经成功的,或者说已经说出来的人们,他们是怎么去引领大家去看这个比赛的,应该有不错的学习。还有一个就是勤踢球吧。因为怎么说呢?纸上得来终觉浅,还是这句合,还是得在绿茵场上,自己一步一步地把这个球踢出来,拿汗水来浇灌一下,我觉得这个梦想可能会走得会更踏实一些。
国内有哪些比较优秀的足球解说?
不都是在现场,有在现场的,有在演播室的。
你比如央视CCTV5转播、西甲,全部是在演播室内完成的,内部有N个角度的摄像机,不仅仅是我们所看到的那一台。
但是诸如世界杯、这样的大赛,CCTV5是要派团队过去的,解说也是在现场观看这球员进行解说!
体育比赛解说员名词解释: 1.于嘉; 2.贺炜; 3.柯凡; 4.詹俊; 5.苏群。
国内有很多优秀的足球解说员,其中一些著名的包括:
-贺炜:央视体育频道主持人,曾担任过世界杯、等大型足球赛事的解说员。
-刘建宏:央视体育频道主持人,曾担任过世界杯、亚洲杯等大型足球赛事的解说员。
-邵圣懿:CCTV-5主持人,曾是中国足球甲A联赛的解说员。
-袁甲:足球解说员,曾在多个国际足球比赛中担任解说员。
作为一名专业足球解说,怎样解说才算得上优秀?
1,于嘉,1980年出生于北京,毕业于杭州商学院(现浙江工商大学),中国中央电视台体育评论员、主持人。19岁时第一次访CBA总决赛。2012年出版书籍《见证奇迹!林书豪!》。2013年担任节目《NBA最前线》主持人。2015年获得跑动中国年度评选暨颁奖盛典“十大领跑英雄奖”。
2,贺炜,湖北省十堰市人。中国内地主持人及足球评论员。毕业于武汉海军工程大学。2001年,贺炜参与了中央电视台《挑战主持人》的节目。2002年,贺炜正式进入中央电视台体育频道。2003年,贺炜成为了中央电视台体育频道首位长期固定的西班牙足球甲级联赛评论员。2004年,贺炜参与足球赛报道并担任专题节目编辑及配音工作。2006年,贺炜在中央电视台体育频道担任世界杯节目《豪门盛宴》的主持人,开始走出幕后而被广大球迷所熟识。2010年,贺炜相继解说了南非世界杯足球赛以及广州亚运会足球比赛。2013年,贺炜担任联赛以及U20世锦赛解说员。2014年8月9日,贺炜开始担任《足球之夜》栏目主持人。2015年,贺炜参与了在日本举办的世俱杯足球赛解说工作。2016年6月,贺炜与刘嘉远、洪钢、朱晓雨组成中央电视台在法国的前方解说团队。2018年5月15日,中央电视台公布2018年俄罗斯世界杯解说阵容,贺炜是五名解说员之一。
3,柯凡,男,北京市人,1986年3月29日出生。篮球解说员、现任腾讯NBA主播。曾与著名体育解说员张卫平搭档,目前任职于腾讯NBA。
4,詹俊,12年出生于广东省潮州市,中国内地体育赛事解说员。毕业于中山大学。1995年,詹俊毕业后进入广东电视台体育部工作。19年12月28日,在广东电视台第一次与体育评论员王泰兴共同解说英超联赛。2001年9月,詹俊正式加盟新加坡ESPN体育卫视台。2007年,詹俊在新加坡ESPN体育卫视台担任台湾地区英超联赛中文解说。2012年9月,詹俊决定回国发展,加盟新浪体育。2013年,担任《超级颜论》节目嘉宾。2014年8月,詹俊加盟PPTV第1体育;10月,搭档张路担任《足球道中道》节目主持人。2015年7月,詹俊正式加盟乐视体育,并担任体育赛事解说工作。
5,苏群,1968年8月26日出生于江苏无锡,现任《篮球先锋报》总编辑,访过多届NBA总决赛和全明星赛以及奥运会等大型比赛。著名篮球评论员,摄影爱好者。
体育比赛解说员应该如何解说比赛才能让观众满意
观看体育比赛已经成为了很多人的一种习惯,而通过电视收看比赛是重要手段,这里面离不开体育解说员的存在,解说员水平的高低和解说方式、解说风格会直接影响到观众收看比赛的效果。特别是对一些特殊群体,比如有的朋友提出,现在大部分解说员在解说比赛的时候,题外话太多,不解说比赛内容,对于老年朋友们,特别是盲人朋友们来说,听什么?自然无法更好的欣赏比赛。这个问题我觉得电视台应该高度重视。但是应该区别对待,特殊处理,为什么这么说呢?
因为这里面有个如何理解解说员的职责、以及时代发展和观众需求的问题。家家户户刚开始普及电视机,在此之前能够收看到体育比赛的机会也并不多,大家对比赛的了解、理解和认知都还在比较初级的阶段,对球队、球员、技战术打法的了解程度就更不要提了,毕竟那时候的资讯远没有现在这么发达,因此都需要有人把这些内容告诉大家。
那时候充当这一角色的叫做“体育解说员”,更早的时候叫“体育播音员”,因为主要是在广播电台播音,现在我们叫做“体育评论员”,大家注意这一名称的变化,这是有本质区别的,在职责、职能、功能等方面都不一样。那时候我国著名的“体育播音员”,包括宋世雄、韩乔生、孙正平等人,还有更早的张之老师,那是体育播音员的老前辈,宋世雄老师的师傅。
他们的解说播报风格,首先都是口齿伶俐,语速快,但是吐字清晰。从比赛一开始,就把比赛每一分钟发生的事情,清清楚楚的告诉大家,也正因为这样,对于比赛的技战术分析方面,做的就不太够了,一方面是没有太多的时间,另一方面他们本人在这方面也不是太精通,毕竟他们不是太专业,而要解说的体育项目又包罗万象的,当然不太可能样样精通了。还有一点,他们有的以前就是做广播电台解说出身的,那时候听众看不到电视画面,更需要他们把每一分钟发生的事情都详尽的解说出来,这里面的杰出代表就是宋世雄老师,因此上习惯成自然了。
而进入到了世纪,随着互联网的普及,资讯越来越发达,人们获取资讯的渠道也越来越多,越来越便捷了。大家在收看体育赛事的时候,需求也就和以前不一样了,这时候传统的解说员就不能满足大家的需要了,观众会认为,你说的我都看到了,还用你说干嘛?你说点我不知道的行不行?在这种情况下,体育评论员就应运而生了。同时,在体育直播间里,也一同出现了专业的体育评论顾问,比如最早直播意甲的张路和张惠德,詹俊等人,他们在协助解说员转播比赛时,不是过多的对比赛内容进行解说,而是更多的解读和评论比赛的深层问题,分析技战术打法,介绍球队和球员的情况,介绍相关的幕后消息,这都是观众不容易了解到的情况。
在新生代的专业解说员中,黄健翔是比较出色的代表人物。
与此同时,观众对体育解说员提出了更多更高的要求,因为在发达便捷的资讯条件下,每名观众都可以成为评论比赛的高手,就像头条所倡导的那样。在这方面我就有切身体会,我父亲就听惯了张之、宋世雄他们那种风格的解说了,再加上年纪大了,场上的人也看的不是很清楚,又不可能像年轻人一样主动去了解那么多的赛外资讯,所以他就喜欢那种老式的解说方式,对现在这种新式的解说评论风格很不感冒,觉得听得云山雾罩,比赛也看的稀里糊涂。
所以,我觉得针对部分特殊群体的特殊需求,比如盲人朋友们的需要,或者是老年体育爱好者的需要,在现在的科技手段下,完全可以像多语频道一样,开通为盲人朋友们或老年朋友们服务的特定频道,就像现在北京广播电台的主持人王异一样,他在解说体育赛事的时候,就比较注重对比赛细节和过程的解说,因为他很清楚,他面对的群体是广播听众,是看不到电视画面的,就需要他来还原比赛的场景,因此解说的越详细具体越好。能让这些朋友们也听得清楚,看的明白,享受到体育比赛的乐趣。
因此,在常规解说和特殊人群解说,这两种情况下,我个人认为,要把握好度,比如说3/7开的比例,对于比赛进程和细节,以及赛外情况和评论等的比重,根据面对的不同观众群,按照3/7和7/3的比例进行分配,以最大限度的满足不同年龄段,不同群体观众的收视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