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成都市体育赛事活动管理办法

2.运营自媒体要掌握什么技巧

3.2015年的“互联网+体育”领域,都有哪些影响力较大的投融资案例

体育赛事平台如何引流_体育赛事推广

回首2022年,存量一词是在互联网及移动应用行业中被提及最多的词汇。的确,互联网整体进入高位盘整,移动应用想要获得新用户不再像过去那么容易。不过依旧有一些领域用户保持正向增长,根据QuestMobile报告数据显示,2022年用户规模增长最快的TOP1000APP主要分布在教育、生活、游戏及办公领域,其中增长最快的教育行业占比达到25.1%,紧随其后的是占比为13%的生活服务行业和占比8.6%的手机游戏。从量级分布上看,相比2021年,2022年黑马APP进一步向头部集中,日活用户规模50万以上的比例提升至10.2%;尽管百万级日活用户的比例相较2021年增长2%,但百万级用户获取对腰部App来说依旧是一大难题。赛道分布方面,从月日均活跃用户规模超过1万的新上线APP数量上看,2022年新上线App中手机游戏占了16.9%,尽管相较2021年降低了3.5%,但和后续应用的显著差距证明游戏应用依然是大部分开发者首选的赛道。使用工具和教育学习分别以9.1%、8.8%位列二三名且与其他行业应用数量比例差距较小,说明后续的移动社交、商务办公和生活服务这三个赛道依然有潜力和机会,只是创业者在选择此类赛道时需更加谨慎。具体来看,在用户规模超过百万的头部黑马APP中,教育学习类的App占了将近四成,分别是智慧学习(57.8%)、希沃白板(22.8%)、知到(21.3%)和学习通(17.6%)。这也印证了后疫情时代万物皆可数字化的趋势,例如在教育被数字化的当下,远程教育和学习类的App得到快速发展。另外被世界杯等热门体育赛事带动的体彩应用也得到爆发式的用户增长。百万量级的腰部黑马App分散于多行业,其中教学、课堂及体育锻炼等校园场景应用收效显著,休闲类游戏多款上榜,灵动岛交互UI热度带动界面主题类应用的提升;更多的App在此间悄然发力,除了自身应用的软实力,还需比拼各渠道的获客能力。尽管互联网增长见顶是不争的事实,但是从2022年多变的局面中可以看到更多行业发展的变数,如因疫情导致的线上学习带来了教育行业的用户增长以及因为国际体育赛事巨大用户量。在诸多不确定的因素中,开发商需要更强大的内驱力才能持续发展。渠道流量大盘如今,通过移动端多流量结合多设备终端开阔的方式,形成了全景生态的流量运营。无论是什么渠道什么方式,只要能够接触到潜在用户并且能为应用带来实质性的用户裂变,都可称之为有效渠道。与开发移动应用相比,小程序的开发成本明显更低,同时随着人们的使用习惯变更,小程序与App的明显区别正在缩小,界限也逐渐模糊。通过小程序吸引用户再引流至App未尝不是一种可行的方式。那些选择小程序和App双端发行的厂商,正是看重微信、支付宝、百度等超级APP拥有的流量优势可以带动小程序生态稳步发展,同时再通过设计策划进行社交裂变运营,取多样性的有趣且有利的裂变模式。QuestMobile数据显示,截止2022年10月,小程序整体流量已接近10亿,较去2011年期增长6,309万,因此小程序带来的流量也不可小觑。另一方面,买量也是目前App推广较为主流的方式之一。这些商业平台的价值主要通过流量及其用户粘性形成的生态优势体现,能让用户形成粘性的关键因素就是优质内容的持续运营。目前公认的商业价值较高的平台为抖音,其次是微信、快手、今日头条等平台。在刚刚开始的2023,任何行业App都有可能成为今年的黑马,无论是通过什么样的方式进行用户裂变,底层核心都是要全方位提升用户体验。Xinstall全渠道统计工具,不仅帮助App开发商对渠道数据进行回传,还能帮助App提升用户体验。01快速跳转应用市场安装,减少APP下载操作步骤在社交平台分享业务场景时,如微信、钉钉等,点击下载二维码直接跳转安装,无需打开三方浏览器,直接安装,减少安装操作步骤,提高下载转化率。02一键拉起APP,指定页面的跳转在微信等社交平台分享业务场景时,通过对Scheme和UniversalLinks两种拉起技术的支持,使App能在多平台下被唤醒。一键拉起并且跳转到指定主播的房间里面,无需用户重新打开APP搜索主播房间号,优化客户使用体验。03.码免填,自动匹配来源在推广时,为了统计用户数据来源需要技术人员做埋点设计,增加技术成本,并且手动填写验证码操作繁琐,导致用户流失率高,xinstall实现Android、iOS自动识别来源、自动获得奖励、自动绑定关系,省去手动填码繁琐步骤,高效提升用户转化,节省技术成本。

成都市体育赛事活动管理办法

在进行旅游目的地营销时,大家可以参考以下做法。

1、节庆引爆:通过活动,聚客引流,大幅引爆市场增量。这是景区引爆市场的前提,用创意创新创造用心专心恒心,提供景区活动策划,活动导入,活动运营指导,具体概括为节庆活动、创意活动、会展活动、体育赛事四个方面。

2、网红引流:聚焦眼球经济,打造旅游新形象,需要网红引流。网红拥有极强的互动能力,在其走红行为或中,能够吸引大批粉丝关注。邀请了本地网络红人到景区风、拍摄。一个景区的走红,有时靠的就是一张照片、一段短。希望借助当地网红,开启景区的新“网红时代”。

3、爆款导入:(1)爆款打卡点。利用巧妙的装饰和打造有创意的景观,才能营造出好的氛围,给园区添上许多趣味和情调。(2)爆款游乐项目。结合地形地貌,引进游乐项目,延长游客在当地的游玩时间。

4、神曲导入:曾经,脍炙人口的《浏阳河》让湖南小城浏阳名动天下,汪峰那弥漫着感伤的《北京、北京》让天涯游子唏嘘不已,《鼓浪屿之波》让人们对福建充满了向往。

5、移动商业:景区引进商铺是快速满足二消供应的核心,能够快速的导入餐饮、购物等商业需求,是留住游客最好的办法,移动摊位既不需要占建设用地,也不需要大拆大建。移动商铺包括各类特色餐车、创意集装箱、商品售卖亭、商业展厅等,美食、文创将会成为新的消费点和引爆点。

6、智慧赋能:科技引领时尚潮流,景区开启燃旅景区号,通过景区号游客既可以参与沉浸式互动体验,如探秘寻宝、抽奖、知识等活动;也可以实况了解景区吃喝玩乐全攻略。还可以通过AR模式,实现AR新体验

运营自媒体要掌握什么技巧

第一章 总则第一条 (目的依据)

为了规范体育赛事活动有序开展,加快世界赛事名城建设,促进体育产业创新融合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成都市体育条例》《体育赛事活动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规章,结合成都市实际,制定本办法。第二条 (适用范围)

在本市行政区域内举办的面向社会的各类体育赛事活动及其监督管理,适用本办法。

国家、四川省对国际性、全国性、省级体育赛事活动以及其他体育赛事活动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第三条 (管理原则)

体育赛事活动管理应当坚持监管与行业自律相结合,遵循促进发展、规范有序、服务保障、社会参与的原则,实行分级分类管理。第四条 (职责)

区(市)县人民应当为体育赛事活动举办创造条件,按照谋赛、营城、兴业、惠民相结合的原则,支持引进、举办重大体育赛事活动并提供服务保障。第五条 (部门职责)

体育行政部门负责体育赛事活动的指导和监管,组织协调体育赛事活动的服务保障工作。

公安部门负责对体育赛事活动的治安秩序维护和交通秩序保障工作进行监管并组织指导实施。

交通运输部门负责组织协调、支持体育赛事活动的交通运输保障工作。

卫生健康部门负责组织协调体育赛事活动的医疗卫生保障工作,对体育赛事活动的防疫工作进行指导。

应急管理部门负责对体育赛事活动的应急处置工作进行指导和监督。

财政、城管、市场监管、消防救援、住建、经信、外事、农业农村、生态环境、公园城市、商务、文广旅、博览、气象等部门按照各自职责,配合做好体育赛事活动的监督管理与服务保障工作。

鼓励工会、共青团、妇联、工商联、残联等群团组织参与体育赛事活动服务保障。第六条 (协会职责)

市和区(市)县体育总会、单项体育协会应当按照法律法规及章程规定,加强行业自律、完善行业惩戒规范,对举办体育赛事活动的自然人、法人和非法人组织以及相关从业人员等开展业务培训,为体育赛事活动举办提供指导和服务。第七条 (鼓励支持)

本市鼓励自然人、法人和非法人组织依法引进、举办体育赛事活动,以投资、捐赠等方式支持举办体育赛事活动。

区(市)县人民以及体育行政部门可以取安排专项资金、购买服务和提供公共等方式,支持和引导社会力量参与举办各类体育赛事活动。第二章 发展规划第八条 (赛事规划)

体育行政部门应当按照本级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体育发展规划的要求,统筹规划各类体育赛事活动,不断完善赛事项目布局,培育自主品牌赛事活动,推动群众性赛事活动。第九条 (引进赛事)

体育行政部门应当引进、举办与本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的国际性、全国性和省级体育赛事活动,着力提升体育赛事活动品质和城市影响力。第十条 (自主品牌)

本市支持并培育城市特色鲜明、市场活跃度高、产业带动力强、在国内外具有影响力的自主品牌体育赛事活动,弘扬天府文化、宣传成都城市品牌。第十一条 (群众性赛事)

本市积极推进全民健身活动开展,推动全民健身和全民健康深度融合,支持举办各类群众基础好、社会参与度高、具有民间特色的群众性赛事活动。第十二条 (产业融合)

体育行政部门应当会同文广旅、商务、交通运输、农业农村、博览等有关部门,发挥体育赛事活动的消费引流作用,促进体育赛事活动与文化、旅游、餐饮、交通、商贸、乡村振兴、会展等产业的创新、协调、融合发展,为服务业增加新动能,成为城市经济新的增长点。第十三条 (赛事评估)

本市建立体育赛事活动评估制度。

体育行政部门应当创建和完善体育赛事活动品质指标体系,对体育赛事活动的关注度、专业度、贡献度、风险性等开展评估,定期发布体育赛事活动评估报告。评估报告应当作为确定和调整本区域体育赛事活动规划布局和赛事活动监管的重要依据。

体育行政部门可以委托第三方机构开展前款规定的评估工作。第十四条 (区域合作)

体育行政部门应当加强与国内外其他城市体育行政部门的交流协作,推动体育赛事活动人才、场地、资金、信息以及项目等的整合与共享,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成德眉资同城化体育赛事活动共建共享。

2015年的“互联网+体育”领域,都有哪些影响力较大的投融资案例

1、自媒体定位。

多数自媒体平台在申请的时候都要求选择所熟悉的领域,审核通过后还是可以发布其他领域的资讯,但还是建议大家在发布资讯的时候尽量选择与自己选择领域相近的。

同时亦不妨为你的自媒体制定一个方案,围绕着核心领域每天发多少篇文章,其中原创文章达多少篇。一个月后订阅量去到1万,2个月后阅读量去到5万…总之如果可以按行事就更好了。

2、盈利模式。

自媒体可谓是品牌推广利器,以企业主体申请的自媒体可以发布公司活动、产品资讯,就连个人申请的也可以发软文,但是大家务必要遵守发文规范。另外各大自媒体平台也会慢慢推出可以让用户有所收获的功能。比如搜狐会在文章尾部插入两个文字广告位,可连接上两个网站,当文章流量庞大的时候自然就可以为你的网站引流。

个人自媒体不建议初期就以帮别人发布软文收益为目的,不妨等到有一定的订阅量再做打算。

3、内容为王。

其实自媒体和微信平台、微博、网站性质差不多,取胜之道就是内容。一篇原创的好文章很有可能会被推送到频道头条、网站首页,那么阅读量、订阅数暴增自然不在话下。

所谓的好文章有几种类型;社会热点评论、地区爆炸性新闻、专业性极强的行业资讯、情感美文、实用生活经验等等。

4、具备一定的软文写作技巧。

自媒体平台都会禁止标题和文章尾部使用夸大性、煽动性的语句,比如“不转不是中国人”、“欲知答案请关注微信”等等语句。那么我们如何避开这些语句又要吸引到读者呢?

举个例子,“这是一部好**”可以写成“这是一部感动万千情侣的好**”,但千万不要写成“没看过这部**就不算是情侣”!

5、如何写一篇能够让百度收录的软文?

想做百度新闻源或者要百度收录的朋友们看好了。标题最好用带上关键词,同时去百度搜集相关的长尾关键词,计算好关键词密度,写一篇1000字的文章里面差不多要含有50个左右的关键词(包括长尾词)。如果可以的话最好也可以在文中插入更多的百度热搜词,这样更有利于文章被收录。

6、当你的好文章百度老是不收录的时候怎么办?

在编辑软文的时候大家一定要把标题和内容摘要做好,因为这关乎到搜索引擎抓取的效果。如果自认为做到很好了百度还是不收录,那么可以利用推广网站的方法,把这篇文章散播到各大博客、百度文库、论坛,如果能留下链接的话就最好不过了。

7、如果实在没太多时间写原创文章怎么办?

我们要记住原创比伪原创好,伪原创比复制别人的要好。如何创造伪原创?找一篇好文章,把段落调换一下、删除或添加小部分内容、插入相关的、开头和结尾都修改一下,但注意要保持文章的可读性。

8、抓住身边的时事素材。

在你的身边肯定会发生有各种各样值得记下来的东西,这恰恰也是自媒体平台所想看到的。旅游的时候拍些唯美照片,吃饭的时候留意周围人在聊什么,最爆炸性的莫过于类似于交通意外、堵车、某些意外事故。

9、挑起话题的争议。

这一点常见于体育赛事,比如曼联vs阿森纳的比赛中出现裁判出现误判,那么你就可以就这个误判提出自己的看法并隐晦地挑起两队球迷的争辩,那么评论区自然会非常热闹,文章流量自然很大甚至有机会推荐首页。

10、好文章可以多平台发布。

可以申请不同平台的自媒体,但是一定要确立好核心自媒体平台,以这个平台为中心,所有文章都在这个自媒体率先发布,然后次日再到其他媒体发布,这样做有利于百度更好地收录你的文章,这一点有点类似于网站推广中的博客群推广。

体育产业这么火,关于体育+互联网你必须要知道的

在经历了2015年的“前热后冷”之后,进入阶段性谷底的体育创业在2016年回温,大量新玩家涌入这个行业,新的机会慢慢浮现,资本的关注度又在持续走高,很多“新面孔”基金也在扎堆进入,为什么体育产业这么火?

除了国民素质的提升,体育产业似乎也被政策驱使着前进,逢体育必谈的“46号文件”是绝佳的鸡血,5万亿市场诱惑着众多创业者,当然,还有众多投资人。

在经历了2015年的“前热后冷”之后,进入阶段性谷底的体育创业在2016年回温,大量新玩家涌入这个行业,新的机会慢慢浮现,资本的关注度又在持续走高,很多“新面孔”基金也在扎堆进入。

体育行业为何受到关注?

1.政策引导

自2014年院出台意见将体育产业上升为“国家战略”,并提出2025年我国体育产业总规模将达到2025亿。

据21世纪经济研究院梳理,去年全国31省份均出台体育发展规划。到2025年,提出具体目标的27省份规划的体育产业总规模超过7万亿元。政策上的明确指引无疑引爆了资本的热情。

按照国际水准,当人均GDP达到5000美元时,体育产业会出现“井喷”态势。目前中国人均GDP已达8000美元水平,人均体育消费额却只有全球平均水平的十分之一,未来前景将更大程度地释放。来自销售终端的数据为该判断提供了依据。京东体育总经理王学松曾表示,体育品类是京东快速增长的重要品类之一,2013年至2015年销售增速均超100%。今年“6·18”当日,销售件数达到去年同期的2.6倍。

2.消费升级引导

与很多领域一样,消费升级让体育产业也获益颇丰。

报告显示,满足特定人群的“小众”运动逐渐成为最热潮流,如徒步旅行、骑自行车、露营、攀岩以及皮划艇等。这些运动比传统体育项目更“贵”。从2013年至2015年的消费轨迹来看,基础性体育用品的消费比重明显下降,但骑行、游泳、垂钓用品的消费比重一路上行,尤以垂钓用品和骑行运动的消费增速最快,今年上半年,上述运动消费增速超过75%。

2015年,国内有近200场较具规模的自行车赛事。其中,业余赛事和群众活动占比8成以上,自行车已从“代步”演变为“健康运动”,带动骑行市场不断扩大。

钓鱼的吸引力已经可以与马术、高尔夫和网球相媲美。

其中,有7成垂钓消费集中在26岁至35岁的80后群体,消费占比达68.%。垂钓入门消费集中在千元以上,且复购率很高。报告还显示,登山、远足、滑雪等户外消费也处在“风口”上。中国夺得2022年冬奥会的举办权后,据估算,此次冬奥涉及的冰雪运动带动其他关联产业收入将达3000亿元以上。

在消费升级的背景下,专家认为行业值得关注的细分领域有以下几点:

1.体育IP投资热,如何落子布局

不同于行业,除去国内外屈指可数的几个顶级赛事之外,体育行业似乎很难再有影响力的IP出现。

顶级赛事已经成为大公司和资本巨头绞杀博弈的重点,显然绝非最优的投资方向,寻找、选择并培育新兴有成长性的IP是产业和资本应该思考的问题。

从体育本身特质来看,构成IP应该有两个属性:要么可以聚合足够多的观看人群;要么可以吸引更多的人群参与。这个维度上,我们试着将产业分解,在体育IP领域寻找有投资价值的方向。

顶级IP的联动效应:国内头部赛事中,最具影响力的一定是足篮球。去年中超版权卖出80亿元之后,相信CBA不久将来也会完成和资本的嫁接。巨大的资金会拉动整个核心赛事链条的估值抬升,同时资金的下沉和渗透,也让除去版权外的各个环节拥有创业和投资的机会。

比如,联赛俱乐部的运营管理和商务开发、整个联赛的信号转播、节目包装制作、球队场馆票务以及周边商业地产的运营管理、再有,就是和联赛、俱乐部、球员在游戏、领域的结合和延伸等等。

体育结合的电视秀:其实,体育运动综艺IP的打造,已经今年各大卫视主打的方向。目前市面上已经零星有一些关于跳水、足球的体育综艺节目,但总体反响并不尽如人意,根本原因或许是体育元素过重,缺乏专业和纯粹的化的制作团队。体育+结合的方向毋庸置疑,它首先应该具备和秀的一切属性,而不是简单的将体育概念生搬硬套。某种程度上,尽管没有体育明星,《跑男》就是一档标准的秀。

小众运动的IP化:和头部赛事相比,小众运动或者偏门运动并不起眼。但这些从国外引进或者起源于民间的体育概念,在大众消费领域迅速引起关注,是投资者未来值得关注的方向。

比如,Crossfit,一种新兴的健身理念和方式,起源于美国,以连锁健身品牌加盟的模式迅速在全世界推广,2015年在国内崭露头角。社交化、团队化,并有别于传统健身行业的新属性,让Crossfit在细分的重度健身人群领域迅速蔓延。

再有的例子,比如马拉松跑步升级后的赛事,类似障碍跑的斯巴达、泥泞跑,甚至此前引起全民热潮的冰桶挑战赛,都有具备成为体育IP的影子。

业余或校园草根赛事IP:这是国内资本和创业早已开始关注的领域。足篮高网等主要运动领域,都已有不少围绕业余或校园联赛开始做。但略显遗憾的是,截至目前,并未出现太多名头响亮或者有较强公共效应的赛事。而现有的赛事中,简单的赞助模式之外,也少有其它的商业模式显现。不管是赛事IP本身和资本方,都还需要耐心培育和等待市场的成熟。

2.精品化、标准化、便携化的新型健身房

传统健身房或许是整个目前体育产业链里,除去鞋服之外现金流最好和蛋糕最大的部分。更重要的,健身房是各种运动发生在线下绕不开的场景,伴随对健康需求的提升和健身人群的普及,对各类健身房的投资应该是资本方长期跟踪关注的重点。

对健身房的投资,可以有两个方面。

一是,传统有线下基础的大型连锁健身房,本身升级改造之后,和资本市场结合的投资机会,比如并购、IPO。

二是,未来精品化、社区化、管理标准化,低门槛高服务、可嫁接互联网渠道入口的新型的健身房,可持续关注。比如,国内现在已有创业项目,用集装箱制成的迷你健身房,分散在城市的各个角落,让用户可以24小时随时打卡健身,它们是消费升级后的典型产品,也是未来大的趋势。

3.装备升级、多样化和科技化是大趋势

装备可能是体育行业里最直接的刚性需求。过去几年里,国内鞋服装备一直给人产能过剩的印象。但实际上,过去产品的概念更多停留在运动休闲大众的服饰,消费升级后,会向专业和分层级的装备过渡,具有科技感和时尚理念的新型装备,将会成为运动人群主动选择的品类。

跑步健身领域已经巨头盘踞,而类似冰雪、户外、女性等细分小众领域的装备供给,不论国内国外,可能都蕴藏新品牌进入的机会。

4.优质技术源

科技一直是改变多个行业的原动力,体育也不例外。目前我们可以看到和运动相关的科技:手环、跑步鞋垫、心率贴、体征检测、耳机、VR、人脸识别和动作捕捉技术以及移动直播等等均值得持续跟踪;除此之外,国外新的科技产品技术源、运动器材的科技产品也可关注。

5.关注女性运动、健康与社交产品

不论是体育观赛还是运动消费,女性群体正扮演越来越多的比重。

公开的数据是,欧美市场女性体育用品消费已经连续10年保持增长,年均的复合增长率约17%。可以看见,耐克和阿迪等运动巨头,近年在女性市场的发力,比如在国内一线二线城市开设女性专营店面,提供女性专门的运动裤和内衣选购体验等等。

其实,除去专业女性运动装备之外,女性的健身房、训练方法和课程、专门的赛事IP,以及运动健康的线上社交产品,都应当是投资关注的领域。

6.运动营养、康复和保险

运动营养,不可不关注的领域。

这个领域大致有两个方向。一个线上的健康管理平台,目前很多运动类的APP似乎都试图切入;

另外一个是优质的营养品、保健品,这部分更多是产品,国内较少,但需求旺盛,往往来自海外。所以,优质的品牌和供应链较为缺失。

康复和保险,前者目前看到的更多是作坊式的门店,难以形成上规模的连锁品牌,后者目前国内的创业也开始起步,看到的标的并不多,对投资角度而言,可以提早深入布局。

7.先进的训练方法

运动消费升级,优质先进的训练方法自然不可获取。目前国内的体育创投领域,基本有两种方式,2B和2C,前者更多是训练的教材和课程,后者类似训练学校和训练营。体量和人群基数较大,又拥有极强需求的领域,比如足球、健身,相关的训练方法或可重点关注。

8.新消费人群,95后、二次元与体育的结合

相比太多看得见,看得懂的体育创业赛道,关注二次元、95后等新兴消费人群,是体育创业未来可拓展和延伸的方向。了解新人群关注的运动、和时尚领域,构建他们运动消费的场景,建立新兴的商业模式。

比如,篮球就可以是个切入口,篮球较多受到年轻群体的关注,和嘻哈街头文化以及粉丝经济极度相关,围绕这些年轻球迷的社区、平台等等创业项目,都值得关注。

9.,体育和游戏的结合

,是体育和游戏的结合体,本身巨大的聚合效应,被各类机构和投资人看好,他们普遍认为这是装备、IP之外,又一个可能诞生巨头公司的领域。

投资价值已经不必赘述,从游戏的研发、赛事的组织、到新兴媒介播出平台,再到下游庞大的参与受众,每个领域都有爆发的可能和投资的机遇。

10.2B市场的企业健康和体育服务

最后一个领域,大型企业员工的健康管理,或许是国内特有的创业方向。八项规定之后,三公消费持续下滑,企业自身的经费用于员工的运动健康更加“名正言顺”。面向2B企业市场的,运动健康管理系统、赛事组织、健康餐饮和健身管理等,都拥有一定的需求。只不过投资者的选择,需要视不同标的不同团队的情况而定。

给创业公司的建议

即使创业公司选对了赛道,但实际操作仍不容易。这要求创业公司:一个踏实的模式,无论是你想做一个特别优秀的健身房和线下设施,还是做一些真正的智能设备,或者是其它业余联赛。你要保证它是真的有价值,而不是只为搏眼球,不要总是对标国外用一个中国的XXX麻痹自己。

更加重要的是你的活动有人参加和付费,这才是创业。

互联网+体育的核心其实仍旧在线下,线上能做的事儿相对比较少,类似于资讯直播,大公司在做,创业公司买不起版权。

而创业者可以做的事其实是线上和线下结合的部分,比如说线上引流,线下活动的组织,健身等等,决定用户去留的还是落地到线下的服务。

这也是体育创业公司不好拿融资的原因之一,因为它不像互联网公司,只要产品用的好,用户多就可以获取到大量的用户和VC的投资。在体育行业你既需要有体育相关的专业能力,又要有营销推广腾空,又要找到VC拿到钱的能力,这三个能力对一个团队的要求是非常高的。

虽然体育创业比想象中的难,但这个产业的向上趋势非常明确,一个方面是大家开始有点钱了,第二个是经济不是特别景气,大家用钱的效率不如花在体育锻炼高,时间和精力花在各种各样的体育运动会越来越盛行。

金牌顾问认为,每个领域都有机会,选择好的话快一点,选的差的话耐心等等。如果站在未来5年往回看,现在是体育创业最好的早期进入的机会,现在进入要比今后进入成功概率大得多。